燕赵晚报讯(融媒体记者 刘琛敏 通讯员 付朝霞)5 月 6 日,赞皇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二中队成功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为居民及时止付 10 万元。
5 月 6 日下午 5 点左右,赞皇县公安局刑警二中队民警接到辖区居民小王求助称,其妻子被电话告知,由于护照被他人用于犯罪,现在必须配合当地 " 民警 " 调查,需将 10 万元钱转移到一个指定账户里。
" 不要转钱,这是诈骗!" 在简单听完小王的讲述后,刑警二中队民警脱口而出。随即,民警立即驱车赶赴小王家中。与此同时,小王的妻子刘某已经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相关指定 APP,对方还通过视频软件与小王妻子刘某进行了手机视频共享,并且刘某已经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卡账户。正当刘某登录手机银行准备将账户内的十万元转入对方指定的 " 安全账户 " 时,小王正好到家。小王想起,自己曾经在该县某广场时,听到过赞皇县公安局所宣传的电诈案例,案例与其妻子的遭遇如出一辙,他马上报警求助。千钧一发之际,民警及时赶到并成功阻止刘某转账,避免了他们的财产损失。
民警对刘某进行了反诈宣传,指导其下载了 " 国家反诈中心 "APP,并开启了来电预警等功能。此时的刘某,也从刚才的事情中渐渐清醒过来,对民警连连道谢:" 要不是你们,我们的血汗钱就转出去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民警介绍:" 冒充警察 " 电诈案件的诈骗手法基本上呈现一个套路:第一步,第一个诈骗分子 " 冒充警察 " 以 " 涉嫌洗钱 " 等名义将受害人引上 " 钩 ";第二步,会有第二个诈骗分子通过 QQ、微信视频见面方式继续实施诈骗,诈骗分子会身着 " 警服 ",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第三步,诈骗分子会要求受害人下载某 APP,诱导受害人将银行卡信息录入 APP 并提供验证码信息,或者直接问受害人索取银行卡号及密码、验证码信息(受害人警惕性高的,诈骗分子大多用第一招,受害人警惕性不高的,诈骗分子直接用第二招)。
民警提醒: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QQ 和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也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 " 通缉令 "" 逮捕令 ",更不会要求受害者提供银行卡或者支付宝等信息。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好有关证据,立即拨打报警电话。
编辑:力洪
责编:宁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