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11
购买200万理财产品还装穷,法院: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梁法)没车没存款,名下只有一套价值 26 万的房子,远不够清偿债务。就在被执行人想 " 躺平 " 的时候,法官查到了 200 万元的理财保险。

近日,无锡梁溪区人民法院执行了该起案件,被执行人王某眼见自己的 " 隐形财产 " 曝光,火速还款。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法官在查明真相后,对王某故意隐瞒财产的行为,处以 2 万元罚款!

陈某因股权转让纠纷诉至仲裁委,经仲裁委裁决,王某应向陈某支付股权转让款 100 万元。裁决生效后,王某未支付相应款项。陈某遂向法院申请执行,并要求王某支付违约金。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王某抱着消极执行的态度,一直不露面,也不配合法院执行。经查询,王某名下没有银行存款和车辆,仅有一套小面积房屋,评估价为 26 万元,其余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

陈某告诉承办法官蔡岩,王某肯定有财产,但不清楚财产线索。经多方打听,法官获悉王某平时爱好理财,这个消息让法官眼前一亮。通过查询,王某名下果然有多笔保险理财产品,价值近 200 万元。法官随即前往保险公司进行扣划。保险公司表示,王某有一笔保险单的价值为 100 万元,若现在进行扣划只能退回 60 万元。

秉着善意执行的理念,为了不扩大被执行人的损失,法官决定将扣划暂时改为冻结。随后,法官通知王某,如其在十日内不支付款项,法院将对上述保险单进行扣划,40 万元损失由王某自行承担。王某得知自己的 " 隐形财产 " 被冻结后,态度立马发生转变,承诺会尽快筹钱。没过几天,王某就将 100 余万元的执行款汇至法院账户,该案顺利执结。

考虑到王某认错态度较好,全部履行了还款义务,法官对其进行了训诫,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王某处以 2 万元罚款。

法官提醒,在司法实践中,强制执行的对象不仅有现金、车辆、不动,也包括债券、股权等财产性权利。随着法院查控措施的日益完备,通过购买大额理财保险规避执行不可取,被执行人应摒弃侥幸心理,积极配合法院,早日履行义务。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理财 张宇 理财产品 股权转让 债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