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12
勇担“巅峰使命”!西北研究院圆满完成“珠峰冰川与污染物”科考任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4 月 28 日,第二次青藏科考 " 巅峰使命 " 珠峰科考活动全面启动。此次珠峰科考组织了 5 支科考分队 16 个科考小组 270 名科考队员参加,是青藏科考启动以来学科覆盖面最广、参加科考队员最多、采用的仪器设备最先进的一次综合性科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 " 西北研究院 ")勇担使命,承担了此次 " 巅峰使命 " 珠峰科考中 " 珠峰冰川与污染物 " 的科考任务,奔赴珠峰大本营至东绒布冰川的高海拔区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污染物监测、绒布冰川和冰湖变化监测等科考工作,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

4 月 20 日," 珠峰冰川与污染物 " 科考小组携带了先进的科学仪器进驻珠峰地区,对绒布冰川和冰湖进行全面 " 体检 ",同时开展污染物监测等工作。4 月 20 日 -30 日,科考队员在珠峰大本营完成了冰川和冰湖测量相关工作。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北研究院副院长康世昌表示:" 从肉眼可见的冰川变化到厘米级的 3D 激光扫描,此次珠峰‘冰川体检’将为研究珠峰冰川变化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 "。25 年来,他曾 11 次来到世界之巅进行科考,研究冰川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5 月 9 日下午," 珠峰冰川与污染物 " 科考小组从海拔 6350 米营地安全抵达珠峰大本营。在东绒布冰川区域科考的 9 天时间里,小组利用 3D 激光扫描仪和雷达测厚仪对珠峰东绒布冰川 14.68 平方公里范围进行高精度测量,水平分辨率能达到 3 到 10 厘米,垂直分辨率能达到 10 厘米,这也是今年首次全面对东绒布冰川进行全面 " 体检 "。后期科研人员将利用这些第一手资料构建珠峰东绒布冰川高精度数字三维模型。据康世昌介绍,构建的冰川高程模型分辨率非常高,可以对现在的遥感资料进行验证、校验,并发展新的参数,再对早期的遥感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就能得出东绒布冰川的变化。同时根据反映的这些参数对整个喜马拉雅地区冰川的变化进行分析。

此外,科考小组还在东绒布冰川垭口海拔 6500 米处采集了一个雪坑样品,该雪坑样品 1.6 米(深),重 150 公斤。这些极高海拔雪样主要用于对汞、硫和黑碳的同位素,以及微生物和微塑料的研究,用于了解周边地区污染物排放对珠峰乃至青藏高原的影响。

此次科考中,来自西北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室、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等部门的科研骨干组成的科考小组传承践行老科学家精神,施雅风冰冻圈科研攻关突击队的队员身先士卒,当先锋,做表率,冲锋在前,突击在科考第一线,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

西北研究院一直是珠峰科考的重要参与单位,施雅风院士、秦大河院士、姚檀栋院士开创和发展了珠峰地区的冰冻圈科学研究,中青年科研人员也为认识珠峰的气候环境变化做出了贡献。在几代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地努力下,西北研究院对冰芯气候环境记录、冰川变化、气象、水文、大气环境等开展了持续的观测研究,并针对近年来珠峰地区冰川退缩显著、冰湖扩张、人类活动加剧等问题,开展了全面研究和评估,提出应对策略,为珠峰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据悉,科考小组的部分成员还将奔赴藏东南和藏西的阿里地区进行冰样的采集和冰川观测。大气污染物监测团队在珠峰站将利用气溶胶飞行质谱、黑碳仪等持续监测到 5 月下旬。

图片由西北研究院提供 一部分为新华社图片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丹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体检 西北 分辨率 科研 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