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14
央媒看甘肃丨甘肃4.7万名基层人才获高级职称,“蓝领”出圈不再受阻于学历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初,一线技术工人阙卫平获评正高级工程师。图为阙卫平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培训现场。兰石集团供图)

在甘肃,通过特殊人才职称评价,杜钧、阙卫平、邹斌等一线技术工人获评正高级工程师。新一轮职称制度改革以来,甘肃省共有 4.7 万名基层人才获得高级职称 …… 然而,此前的一线技术工人即便能力再出众,也只能获评高级技师。

上述 " 绿色通道 " 的开通,得益于人社部门推动高级工以上 " 蓝领 " 参加职称评定的政策。该政策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一线工人不再受身份、学历、论文等硬性条件 " 阻碍 ",尤其获评正高级工程师的职称资格后,可享受教授待遇。

" 蓝领 " 这一称谓,泛指穿着工作服、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工人。比起表面光鲜的 " 白领 ",人们对 " 蓝领 " 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不够高。相较于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才存在待遇不高、获得感不强、成长空间不大等问题。

(图为全国劳模、兰石集团车工首席操作师邹斌在车间工作。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甘肃省以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建设 " 技能甘肃 ",提出力争到 2025 年,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 240 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50 万人。

该省在扩大技能人才总量的同时,还在全国较早建立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明确 " 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 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评价 ",疏通一线技术工人参评正高级工程师的成长通道。

全国劳模、兰石集团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阙卫平和车工首席操作师邹斌,便通过上述通道,评审成为兰石集团首批正高级工程师,待遇和地位等同于教授、研究员。

从技术工人到正高级工程师,是二人享受到企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红利。此间,他们也为大型压力容器和石油化工装备的国产化作出过突出贡献。

阙卫平从事冷作划线工作近 40 年,1 把卷尺、1 支石笔从不离身,保持着 " 零失误 " 的纪录,为企业培养百余位工匠级人才;邹斌完成 20 多项技术攻关和操作创新,培养 40 多位技师和高级技师。与此同时,当地还有 30 多名一线技术工人获评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职称。这在他们看来,是一条自学成长的重要通道。

甘肃出台《关于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办法》提出,不将论文、外语、计算机等作为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限制性条件,具备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的技能人才,达到相应的工作年限即可申报职称评审。

重点评价技能人才看重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难题、参与技术改造革新、工艺改进、传技带徒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和贡献。目前,甘肃省共有 26 个职称系列,新增人力资源培训、快递工程、人工智能和知识产权专业,已形成国家标准、全省标准、全省基层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的人才评价体系。

甘肃将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的贯通领域扩大为工程、农业、艺术、体育、工艺美术、文物博物、实验技术、技工院校教师等职称系列。建立工程系列职称评价条件标准,推行职称和职业技能等级互评互认,工人可以评教授,教授可以评技师,改变了这两类人才职业发展的 " 独木桥 " 现象。

记者 张婧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中国新闻网

相关标签

甘肃 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 学历 职业技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