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15
飞天故里助力逐梦少年,兰州市青少年探索太空奥秘“热情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年 4 月 16 日,在 " 太空出差 " 半年之久的 " 神舟十三号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回家了。" 神舟十三号 " 探索太空之行所取得的成就,万众瞩目,举国欢庆,航天员成为了孩子们追逐的最亮 " 星辰 "。

" 航天员是千千万万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代表,是真正的‘最强天团’,是新时代孩子们应该追的‘明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新时代的广大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精神,从中国航天奋斗历程中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金城首席科普专家、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 510 所)科技委秘书长雷占许感慨地说。

近年来,兰州市各级科技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极大培养了兰州市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也逐渐成为兰州市中小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展示对未来美好向往的综合性科技平台。

航天员是孩子们该追的 " 星 "

在神州十三号航天员太空 " 出差 " 的六个月中,开展了两次 " 天宫课堂 ",我省十四个市州组织学生观看直播。" 天宫课堂 " 呈现的真实太空生活,让孩子们觉得 " 手可摘星辰 ",航天员成为了孩子们心中最耀眼的星星。" 太空教师 " 王亚平的故事让孩子们喊出 " 哇塞 " 的同时,去学习她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精神。

" 之所以叫‘追星’,是因为我们追逐的偶像如天上的星星般夺目,航天英雄们不就是一颗颗能为我们指路的明星吗?" 水车园小学学生卫汉琦对于 " 追星 " 有自己的理解。

" 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阿姨给她的女儿带回来了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特别激动,既为我们祖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而骄傲,又为一代代航天工作者舍小家献身航天事业的伟大情怀而感动,他们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 水车园小学学生田雯羽说。

" 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的直播,内心激动万分。王亚平给她的女儿,给广大女性同胞做了很好的榜样,她像送给女儿的那颗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指引更多的女孩子投身到探索浩瀚宇宙的光荣使命中。" 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 这些伟大的航天员英雄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科普教师王红妮说。

航天科普规划传承航天精神

2022 年 5 月 2 日,来自兰州市不同学校的中小学生参加了 "510 所科技营航天点亮梦想 " 活动,亲手放飞火箭模型,近距离了解航天知识,领会到了 "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 的深刻内涵。奇妙的实践体验、精彩的科普讲座,为孩子们播下科学种,种下航天梦。

像这样的航天科技营,是 510 所 " 团体预约请进来,航天讲堂走出去 " 科普思路的生动实践。510 所根据不同科普对象的特点,打造了 " 科普大讲堂 "" 航天精神宣讲 "" 大学生实践 "" 研究生选修课 "" 科技志愿基层行 "" 航天日开放活动 " 等 6 项特色品牌,逐步打响 " 西部航天科普名片 "。2022 年 4 月,510 所被正式命名为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再次被命名为 " 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 "。

" 十三五 " 以来,510 所组建了以李得天院士为首席专家的全国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航天精神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等 7 支队伍,创建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代表的学会、省市级科普及爱国主义教育 8 个平台,承担中国科协、甘肃省和航天科技集团等 7 项科普课题,出版科普图书 2 部。

除了 510 所之外,兰州市科协也一直致力于推广航天科普。从 2018 年起,兰州市科协遴选出 100 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广泛宣传,其中就有为 " 神舟 "" 天舟 "" 天宫 " 护航的马动涛、护 " 嫦娥 " 落月的陈熙萌,为空中 " 看 " 地震配上 " 千里眼 " 的雷军刚等航天科学家。" 我们就是要通过宣扬航天科学家事迹,塑造为祖国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航天之星’,向青少年传递航天精神。" 兰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柴军荣说。

同时,市科协发挥专家优势,邀请国防大学孙旭教授、510 所刘志栋等专家,讲述我国航天事业的艰辛与辉煌历程。" 金城首席科普专家 " 雷占许在 " 金城科普云讲堂 " 第一课吸引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在线累计观看直播人数达到 6 万多人次,观看直播的孩子和家长们纷纷留言,为精彩的讲座点赞。

思政课激励学子投身航天事业

" 大家要做胸怀祖国、自信自强、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新时代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奋进,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李得天院士是这样激励莘莘学子,让航天精神点燃青春热血。

2022 年 3 月 7 日,李得天院士作为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受邀到兰州大学参加 " 百年兰大 • 名家讲坛 " 第 207 场报告会暨研究生选修课,为 150 名师生作了《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的报告。记者感受到本次报告不仅是一堂介绍航天知识的科普公开课,也是航天精神引领科技进步的思政课,更是航天科普讲堂和航天精神宣讲有效融合的有益探索。

从 2019 年起,李得天院士带领 510 所航天科技工作者,在兰州大学开设 " 宇航概论与航天精神 " 研究生选修课,经过 2 年多的实践,2021 年荣获 " 教育部课程示范项目 " 表彰。

青年筑梦,投身航天。在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航天青年荣誉加身。510 所雷军刚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真空计量组荣获 " 全国工人先锋号 "。新时代的航天青年,胸怀 " 航天强国梦 ",追逐 " 航天之星 ",勇于创新突破,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北斗指路、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中国远古神话变成现实 …… 中国航天事业经过 66 年的发展,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 " 太空高度 "。一代代航天逐梦人热爱祖国、自主创新、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广大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

创新大赛建立青少年科技思维

近年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逐渐成为兰州市中小学生展示聪明才智、展示对未来美好向往的综合性科技平台。兰州市各级科协和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参赛热情高涨,极大培养了兰州市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力推动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同时,在各种竞赛中,太空主题逐步引入,航天元素参赛作品频繁涌现。我省已举办八届科普创新大赛,兰州市也已举办多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 参赛人数逐年递增,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中小学生 "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 的热情,培养了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了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水平,对进一步推动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2 年 4 月 28 日,第八届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甘肃赛区)" 未来太空车 " 项目校内选拔赛在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举行。" 未来太空车 " 项目着眼于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希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孩子们考虑行驶和翻越障碍的各种因素,完成了 " 太空车 " 的组装和运行。看到小小 " 太空车 " 一次次突破,一步步前进,同学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青少年的航天梦绝不止步于梦想,通过参加比赛,他们一步步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变成现实。小小 " 太空车 " 装载着孩子们稚嫩的航天梦,终有一日将驶入浩瀚宇宙。

图片由 510 所、兰州市科协、甘肃省科技馆提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洁 李丹

编辑丨安周霜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