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16
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主洞累计掘进达9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木寨岭隧道是甘肃省迄今为止建设里程最长、技术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目前,甘肃省公航旅集团渭武高速木寨岭特长隧道累计掘进达 90%,预计明年贯通。

记者了解到,木寨岭特长隧道建设区域地处多个地质构造板块交界地带,高地应力集中,地质构造复杂、断裂活动强烈,极易发生大变形,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被国内地下工程界院士、专家及学者誉为隧道建设史上罕见的世界性难题。

自 2016 年开工建设以来,受软岩高地应力影响,变形较大的 2#、3# 斜井部分段落初期支护结构失稳产生初支开裂、掉块、钢拱架扭曲、错断以及侵限等破坏问题,总长 3078 米的 2、3# 斜井在施工期间共发生 14 处较大变形,拆换拱率达 32.4%,最大变形高达 3145 毫米。由于大变形段落比例大,拆换比例高,施工掘进难度极大,侵限以及二衬开裂和破坏等问题突出,导致建设成本增加,工期延长。

为破解技术难题,突破瓶颈,2018 年 9 月,公航旅集团长达公司秉持 " 科技先行,创新引领 " 工作理念,成立了省内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次在公路隧道建设提出了 NPR 恒阻锚索、让压锚索支护体系,经过多阶段的试验段施工和持续的技术总结及支护方案的动态优化,有效改善了前期频繁换拱、返工浪费、进度停滞的被动局面,突破了隧道工程管理、设计和施工的传统理念,开创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预应力锚索主动支护体系先河。同时,渭武定西项目办坚持 " 四新 " 技术的应用,总结形成了木寨岭特长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工艺工法,引进了大型悬臂掘进机、多功能凿岩立拱台车等先进机械设备,为项目建设 " 加速度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甘肃省 院士 高速公路 兰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