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16
广州环城管廊已建成35公里,计划今年底全面投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日前,记者从广州市住建局获悉,广州正全力推进老城区综合管廊建设。越秀、海珠、白云、荔湾、天河等五个中心城区全力推进环城(沿轨道交通十一号线)、广花一级公路、天河智慧城、琶洲西区综合管廊建设。其中环城管廊项目全长 45.7 公里,目前已建成管廊 35 公里,计划于 2022 年全面投产。项目连通 18 座规划变电站、11 座现状变电站、12 座自来水厂及加压泵站,管线入廊后将大幅提升老城区供电、供水的保障和应急能力,实现全市供电供水的综合平衡和远程调度,形成中心城区地下管线 " 大动脉 "。

41 个路段开工建设综合管廊

地下管线是指供水、排水、燃气 、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以及用于集中敷设上述管线的综合管廊。其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 " 生命线 "。不过,由于埋设于地下,属于隐蔽工程,地下管线 " 看不见 "、" 摸不着 ",成为每个城市的管理难题。为此,广州市住建局从建设和管理多方面入手,协调发展保障民生。

广州在全市建立 " 管廊动脉 ",打通城市地下 " 生命线 "。南沙自贸区、中新知识城、天河智慧城、琶洲互联网集聚区、万博商务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优先布局地下管廊,在 41 个路段开工建设综合管廊,总里程 61.6 公里。

此外,大力推行 " 迷你管廊 "。缆线管廊仅有电力、通信两种管线,成本低、难度小、周期短,在老城区和新区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建设、管线改造、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均可使用。据悉,广州市已在番禺区建设南大干线缆线管廊,总长 28 公里。

建立管线会签平台,交底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不施工

管理方面,目前广州市地下管线保护的难点在于,管线种类较多,线网密集,布局复杂,权属单位多样,地下空间开发程度高,建设工程规模大、数量多,地下管线保护范围广、难度大。

为此,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关于加强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管线保护的通知》,从行业管理、主体责任、平台建设等方面系统推动管线全过程保护管理。

管线会签平台是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立的一个管线保护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建设单位取得管线权属单位交底意见的重要渠道。涉及道路、轨道交通、民防、管线、地下空间开发等建设项目,包含地质勘探、开挖、钻探、爆破、打桩等活动的其他项目,建设单位应在施工前通过广州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系统(网址:http://gxhq.gzcc.gov.cn/GXHQWEB4)会签管线权属单位。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将勘探、施工方案上传至系统征求管线权属单位意见,管线权属单位 5 个工作日内办结,逾期系统自动视为无意见。系统上线运行以来,累计办理会签案件超过 1000 件,超过 200 家单位注册使用,包括广州供电局、地铁集团、燃气集团、自来水公司、排水公司、中国移动广州分公司、中国联通广州分公司、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等市级主要权属单位以及各建设单位。

同时,根据会签意见,对涉及重点管线的保护范围内施工要求旁站管理。对于涉及轨道交通、油气、燃气、电力等重点危险源的施工作业,建设工程主管部门要落实随机抽查,监理单位做好 " 旁站 " 工作,管线权属单位做好现场监护,对 " 管线位置不清、保护措施不足、交底不到位 " 的项目一律不得施工。

据悉,白云区 2021 年以来,坚持所有市政道路占道挖掘项目在施工前核验建设单位的管线会签情况,去年落实管线会签交底的 110 多宗开挖项目,均未发生破坏管线事故,管线会签在避免管线破坏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穗建

相关标签

生命线 广州 老城区 城管 轨道交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