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记得是啥时候,我从学校图书馆的《世界知识画报》杂志上复印了几篇感兴趣的文章,却一直也没有细读。昨天下午,趁着从省博回家后的一点点闲暇时间,我将它们翻将出来,快速地读了三篇。
这三篇是系列文章,主题是 " 游在霓虹国 "。作者叫罗津菁,90 后,北师大的高材生。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3 月,作者赴日本北海道大学交换留学。半年的留学时光让作者对日本的风土人情有了一些真切的了解与体会,也产生了一些感悟与随想,这三篇文章就是作者所感所想的文字体现。前两篇讲旅游攻略和几类特别的日本人群体,第三篇讲日本人的 " 精神文明 "。引我深思的恰是这第三篇中的 " 书卷多情似故人 "。
日本人爱读书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大概比之以色列人和德国人,相去不会太远。作者留学期间常在公共交通工具上领略日本人对阅读的热爱,甚至称赞车厢里充满了 " 学术的味道 "。我还曾了解到,日本人总会给自己在公共场合阅读的书籍包个书皮,以免被旁边的人有意无意窥看到书名,这里也有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吧。
日本人爱看书,自然也爱买书,大大小小的书店便成了人气颇高的去处。说到日本的书店,我不禁想到东京银座的教文馆。2015 年夏天去日本旅游时,我在银座偶遇到这家百年老书店。想想看,在寸土寸金的银座,相比其他各大奢侈品牌的总部大楼,教文馆书店的存在的确让人慨叹。同行之人皆忙着穿梭于银座各大店家之间扫货,我却独在教文馆享两个小时的清闲。
看书、买书这都正常,让作者 " 望而却步 " 的是日本的书价。" 随便一本小书都要七八百日元(约合人民币 50 元),老师课上推荐的教材更高达 24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160 元)。" 这一点我是确信的。当时在教文馆,我确实也看好了一本书,是介绍日本自然风光的,虽然文字看不懂,但图片很多,大概也不妨碍欣赏。但当我指着书后的定价问店员折合人民币多少钱时,店员似乎听出了我是个中国人,在计算器上压出了 "120" 给我看。我很礼貌地点点头,然后把书放回了原处。
在作者看来,书价高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对版权和创作的重视,或者简单说,就是日本人对知识的尊重。无独有偶,关于这一点,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也曾跟我讲过英国类似的情况。她曾在英国读了几年研究生,回国后在一次聚会上偶然对我感慨英国的书真是贵,在她看来主要是因为英国人对知识的尊重,认为写书的人应该得到高回报。在英国,我也亲身体验过这一点。2017 年夏天去英国时,我在伦敦的一家古旧书店花 8 英镑买了一本又薄又小、全新平装的《84,Charing Cross Road》,约合人民币六七十元。要知道,这个价格,在国内完全可以买两本《查令十字街 84 号》。
在作者看来,我们常常会花几百上千元去买一件衣服,化妆品之类的更是不在话下,但却舍不得花几十块钱去买一本书。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真的是舍不得吗?我们想想看,好衣服穿在身上,别人一眼就看得见,就知道你是个有钱人,就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可是好书呢?读了好书能让你看起来像个有钱人吗?或者说,谁能看出你读了好书呢?即便是看出来了,谁又会羡慕一个读了好书的人呢?即便是羡慕,谁又会去效仿做一个读好书的人呢?都去效仿做一个有钱人了!
也许我说得有些悲观了,但也许我说得还留了些情面呢!
书卷多情似故人,不妨给这位故人多花点钱,也不妨在给这位故人花钱时多一些爽快大方。因为我始终坚信,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有前途的民族。
□张 建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