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由广州公交集团和南越王博物院联合推出的 108 路 " 南越王主题公交车 ",将于 5 · 18 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线运行!主题公交车融合南越国考古遗址与文物元素,向市民群众展示南越国考古成果,讲述岭南故事。坐上 " 南越王主题公交车 ",游览南越国考古遗址,穿越广州古城,读懂广州历史。
古城线路,串联两大遗址
本身是 108 路的 " 南越王主题公交车 ",是一条有近 30 年历史的公交线路,被市民亲切地称为 " 情怀线路 "。108 路从东山总站至南悦花苑,行经广州古城的核心地带,途经东山口、烈士陵园、大东门、农讲所、迎宾馆、三元里等著名红色史迹点,串联起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两个南越国重要的考古遗址。
位于财厅站的南越国宫署遗址,以 1995 年发掘的南越国石构水池、1997 年发掘的曲流石渠为核心,上下叠压共 13 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和文化遗存,是秦统一岭南以来历代郡、县、州、府官署所在地,也是南越王宫、南汉王宫所在地,见证了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历程,被誉为广州历史文化的 " 原点 "。
位于越秀公园站的南越文王墓,于 1983 年发掘,是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墓中出土各类珍贵文物 1000 多件(套),为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出土器物最多的汉代彩绘石室墓,集中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南越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见证秦汉时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2021 年,两处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遗址,是广州乃至岭南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
108 路车从财厅站到越秀公园站,串联起南越国两大考古遗址,市民坐 108 路电车来南越王博物院参观,从王宫展区到王墓展区,两站即可到达,方便快捷,绿色环保。
读懂广州,了解文物故事
" 南越王主题公交车 " 的车身设计,充满文化内涵。首先,车身主题颜色采用考古遗址常见的褐色,既象征两座南越国遗址,又具有历史厚重感。其次,车顶采用南越王博物院建筑的红砂岩外墙元素。1983 年发掘的南越文王墓,墓室为石室墓,多用红砂岩石砌筑;而 1995 年发掘的南越国石构水池、1997 年发掘的南越国曲流石渠,均为石构建筑,主要采用砂岩石砌筑而成。砂岩石是岭南常见的建筑材料,因此,南越王博物院采用红砂岩石作为院舍建筑外墙,体现南越国时期的建筑特色。
车身的一侧,选取南越王博物院所藏的几件重点文物,可谓是镇馆之宝。其中,南越文王墓出土的 " 文帝行玺 " 金印,证实了墓主人为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南越国 " 万岁 " 文字瓦当是南越王宫中最为常见的瓦当之一,体现当时的宫殿建筑艺术特色和王宫气派。犀角形玉杯不仅是南越王的心爱之物,更是不可多得的汉玉精品,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的文物。凸瓣纹银盒为两千年前的舶来品,反映着秦汉时期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兴起与繁华。
车身的另一侧,南越王博物院邀请广州本土创作团队老广团队,共同创作手绘画,表现南越国曲流石渠御苑场景。此外,还有今年 5 · 18 新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博物馆地图》,联动广州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多家博物馆,从南越国宫署出发,从岭南历史文化的原点出发,齐聚文博力量,共享美好旅程。
车尾展示的错金铭文铜虎节,是古时使者奉王命出行所使用的凭证,寓意王命护佑,大道通途。此前南越王博物院以此件文物为原型,推出虎节羊城通,就是文物的古义今用,这次用在公交车上,能让更多市民群众了解文物的含义和背后的历史渊源。
随车文创,盘活文物资源
本次 " 南越王主题公交车 " 选定一辆 108 路公交车,从 2022 年 5 月 18 日至 6 月 18 日运行。运行期间,车厢内会放置一个 " 惠民福袋 ",福袋中有以南越王博物院院藏文物为元素设计的防疫贴纸,贴纸图案 " 盏鬼 " 有趣,借助文物外观宣传健康防疫知识,市民群众可免费自行领取。
不仅如此,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暨中国旅游日广州启动仪式将于 5 月 18 日上午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举行。当天到王宫展区参观,除了有防疫贴纸以外,还有大批精彩活动和丰富文创礼品等着大家。
采写:新快报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徐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