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5-20
当90后铁路小夫妻的集中修遇上“520”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 "520" 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从 " 就是爱的样子 " 刷爆朋友圈,到 "520" 大红包的爱意表达,都让人感受到了甜蜜的暴击。5 月 20 日这一天,兰州铁路局兰州工务机械段的一对 "90 后 " 小夫妻在工作岗位上,秀出了别样的恩爱。

宋占花和朵盛林是兰州工务机械段综合维修车间道岔打磨二班的职工,宋占花负责的是操作道岔打磨车执行道岔打磨作业,朵盛林主要负责检查打磨质量,他们总在深夜出发,去给道岔做 " 美容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 " 小家 " 常年流动在甘宁两省区的铁道线上。

凌晨 4 时 50 分,橘黄色的 CMC-20 型道岔打磨车上线作业。打磨、测量、再打磨。虽然只有 4 组的道岔打磨任务,但为了达到高质量打磨验收标准,要完成整个廓形打磨,需要不停调整打磨角度往返多次作业,每打磨一遍,都要针对打磨后的钢轨精度做测量判断。" 对道岔进行打磨,要保持高度集中,准确掌握提起下放点,尤其是在尖轨尖端处,更要注意对侧压的解除。" 正在操纵道岔打磨车的宋占花用手比量着,道出道岔打磨精准作业的难度。

7 时 10 分,打磨车已完成规定内的打磨任务,准备收车时,负责线下测量的朵盛林通过对讲机传来信息。" 还不能收车,3# 道岔尖轨尖端前高低误差还差 1 毫米,增大功率,调整角度,必须消除误差!" 一毫米几乎是肉眼不可见的程度,如何测量?" 要想彻底消除钢轨表面细微的擦痕,‘火眼金睛’和‘铁砂掌’缺一不可,哪怕是只有 0.1 毫米的伤痕,也要认真对待。" 朵盛林说。钢轨打磨现场,为了这 1 毫米,朵盛林匍匐在钢轨边,用指尖在刚打磨完、还在发烫的钢轨上反复触摸,瞬间手指肚上起了好几个大燎泡,只为精确感受钢轨打磨后的状态。

" 每年这个时间段我们都会对铁路线路设备质量进行集中整修,宋占花夫妻俩是车间骨干,性格好,交给的任务不用操心,肯定出不了错。集中修期间两三个月回不了家,两人也没有一句埋怨。" 车间副主任冯志文这样评价宋占花夫妻俩。

作业结束后,车组返回玉门站内,宋占花和朵盛林穿上 " 黑黝黝 " 的检修作业服,对打磨装置进行吹灰作业,以确保后续打磨作业的设备质量。" 我们俩没吵过架,甚至都没红过脸,唯一亏欠的就是双方的老人,这些年无论是过年,还是过节,只要是在外施工作业,就无法回家团聚,家人的理解和包容,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外有了另一种幸福。" 宋占花说。

对讲机电波,传递熟悉的声音;宿营车吃饭,给彼此夹菜;冬日里,细心擦掉额头的黑灰;节日里,道出第一声祝福 …… 对宋占花夫妻俩来说,这就是他们简单而又稳稳的幸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邬凡 朱学成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