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20
本科生最高补贴1.6万,硕士最高6.6万!东莞发布人才新政“520大礼包”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今日上午,东莞市召开 " 共建成长之城 提升人力效能 " 人才政策发布会,发布的创新人才引育和本科生政策,以及 " 技能人才之都 "2.0 政策。今后申领创新人才补贴不再要求人事档案在莞,破除境外人才来莞发展的 " 隐性壁垒 "。新引进的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 6.6 万元补贴资助;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 1.6 万元补贴资助。

2018 年 8 月,东莞实施百万劳动力提升工程,打造 " 技能人才之都 "。同年 11 月,出台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技能人才之都 " 政策实施以来,累计推动 164 万人次提升技能学历素质,全市技能劳动者增至 125 万人,占就业人员比例提升 11.5 个百分点," 技能人才之都 " 成为在全省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力的职业技能提升城市品牌。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实施以来,新引进本科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等人才 11130 名,培养取得硕士以上学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才 4991 名,59 家单位成功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好的人才支撑。

目前,这些政策已经有效期满。经市政府同意,新一轮的政策体系,增强了资金扶持力度,提高了补贴覆盖面,并通过财政资金撬动,进一步提高人才、企业、基层投入人才人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政策主要内容:

(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政策:

申领补贴不再要求人事档案在莞

政策目标方面,落实新一轮 " 十百千万百万 " 人才工程,力争用三年时间引进培养 6 万名硕士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高级技师等创新人才的计划。

拓展覆盖面方面,申领该项补贴不再要求人事档案在莞。此举在于主动为人才 " 松绑 ",全面取消人事档案必须在莞这一政策待遇申领的前提条件,破除境外人才来莞发展的 " 隐性壁垒 ",加快打造大湾区人才集聚新高地。

将高级技师纳入新引进人才和能力提升补贴范围,将中级职称纳入能力提升补贴范围。增设硕士、博士实习见习补贴。缩短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的最长发放期限,将副高和正高从 5 年缩短为 3 年、硕士和中级职称从 3 年缩短为 2 年。

资助提标方面,对 2022 年 1 月 1 日后新引进的硕士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或高级技师,给予最高 2 万元至 30 万元人才引进综合补贴、2 万元至 5 万元能力提升培养资助、最高 9000 元的见习补贴。简单来说,一名硕士、中级职称或高级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 6.6 万元补贴资助;一名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最高 20.9 万元补贴资助;一名正高级职称人才,可获得 30 万元补贴资助。以上人才在莞工作期间提升成长,还可以获得最高 5 万元的资助。

平台载体方面,符合条件的单位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给予一次性 50 万元建站资助。将工作站基本运作经费从每年 5 万元提高至 10 万元,将引才绩效奖励从每人 5000 元提高至 2 万或 3 万元。

(二)本科生引进培养政策

引进 50 万名本科、初级职称、技师等人才

为加大对基础人才的扶持力度,东莞专门出台本科生引育政策。

政策目标方面,新一轮 " 十百千万百万 " 人才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引进培养 50 万名本科、初级职称、技师等人才。

资助标准方面,每名本科、初级职称或技师人才可获得最高 1.6 万元补贴资助,包括 1 万元人才引进综合补贴、3000 元能力提升培养资助和最高 3000 元见习补贴。

据悉,结合东莞新一轮 " 十百千万百万 " 人才工程关于未来三年,引进培育 6 万名创新人才和 50 万名本科生等基础人才的目标任务,预计这两项政策将投入财政资金超过 25 亿元。

(三)" 技能人才之都 "2.0 版 "1+8" 政策

政策目标方面,力争到 2025 年,全市引进或培养世界技能竞赛冠军 1 名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 40%,选树 100 名技能领军人才,建设 200 个 " 技能大师工作室 ",全市新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企业 500 家,向社会提供 1000 门培训课程,推动 100 万人实现学历技能素质提升,努力将东莞建设成为技能人才的向往之地、成长之城。

技工教育方面,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鼓励公办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遴选扶持一批符合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的示范性专业。推进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重点建设 50 个市级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并给予每个基地 50 万元经费支持。四是支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对考取国际证书的学生,给予每人 5000 元补贴。

技能培训方面,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的多层次供给体系。依托各类平台,向社会提供 1000 门免费培训课程。

在职业竞赛方面,加大参赛、办赛支持激励,营造更浓厚竞赛氛围。承办市一类、二类竞赛的单位,每项分别给予 20 万元、10 万元补助。授予市赛优胜选手 " 东莞市技术能手 " 称号,按规定享受人才入户、申购 " 三限房 " 等待遇。三是加大省赛国赛世赛激励。承办省一类、二类竞赛的单位,每项分别给予 40 万元、20 万元补助。世赛集训基地给予最高 50 万元补贴。获得省级以上 " 技术能手 " 的竞赛选手,可按规定在市事业单位中入编。

技能资源方面,优化整合技能平台资源,促进技能人才和资源在东莞加速集聚。一是打造 " 镇街技谷 ",鼓励各镇街(园区)加大投入,打造各具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平台和品牌。二是促进公共技能实训扩容提质,计划新增 7 个分基地。三是强化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师工作站)引领作用,计划新增 200 家,补贴金额最高 50 万元。

技能效能方面,深化技能人才使用评价和企业技能效能改革,塑造开放发展技能生态系统。一是深化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改革,探索需求侧为主转向供给侧并重的政策补贴模式,首次出台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补办法,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 20 万元奖补。通过备案成为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还可获得 50 万元奖励。二是提升企业技能效能,实施 " 五推进四贯通三变革 ",推动企业构建技能生态系统,提升技能效能。三是开发认定一批具有东莞特色的培训标准,每个标准最高给予 20 万元开发经费。

引导激励方面,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引领带动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提升技能人才社会地位,认定评定 100 名技能领军人才,提供 15-30 万元生活补贴、100-600 万元购房补贴、每月 2000-5000 元租房补贴、最高 100 万元引才奖励,扶持力度全国领先。为高技能人才发放东莞市优才卡,享受入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配套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相关标签

硕士 技能人才 人才引进 本科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