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中女主人公嫣痕,是一个碧眼黄脸并不美丽的女子 , 那主人爱德华陆吉士也是一个其貌不扬而态度粗率的男子。
——《重光记》"
看完上面这段话
你能联想到这是在描述《简 · 爱》吗?
自 1847 年
英国作家夏洛蒂 · 勃朗特的小说《简 · 爱》问世后
已经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几百种版本
你知道吗?
《简 · 爱》最早的中译本诞生于 1925 年
当时被译为《重光记》
它出自苏州籍文人、诗人,翻译家周瘦鹃之手
1
在《江苏地方文化史 · 苏州卷》中,这样评价周瘦鹃:
" 周瘦鹃(1895-1968),一生笔耕不辍,精通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 , 翻译和创作都很有成就,在通俗小说创作方面 , 有着 " 哀情小说巨子 " 之称,代表作品有《恨不相逢未嫁时》《遥指红楼是妾家》《此恨绵绵无绝期》《阿郎安在》《画里真真》等。
周瘦鹃还翻译和创作了大批爱国小说,其中所蕴涵的爱国情感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关头的近代中国,每每能赢得读者的厚爱并激起思想上的共鸣。 "
说起来,周瘦鹃也是个可怜人。他 1929 年在文章《几句告别的话》中写道," 记得二十八年以前吧,我还是个六岁的小孩子,不幸父亲去世了,可怜我从此变做了无父孤儿。为了父亲没留下财产来,家里太穷,因此,我常受邻儿的欺辱,挨了打,只索躲到家里来哭。"
后来周瘦鹃在民立中学毕业后,留校任英文教员一职,但苦于没有威信,这份工作做起来并不得心应手,一年后便辞了职。
1910 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爱之花》是周瘦鹃的处女作,自此他便开始大量写作、翻译文学作品。
1917 年,周瘦鹃的译作《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出版,轰动一时。当时鲁迅在《教育公报》中撰文称:"(该书)用心颇为恳挚,不仅志在娱悦俗人之耳目,足为进来译事之光 …… 得此一书,俾读者知所谓哀情惨情之外,尚有更纯洁之作,则固亦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矣。"
正如鲁迅说的那样,大众所熟知的周瘦鹃是 " 写情高手 "" 哀情大师 ",周瘦鹃也自言," 予生而多感,好为哀情小说,笔到泪随,侵入心脾。"
长于言情的他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在当时鼓舞了社会上许多青年男女,在爱情与婚姻问题上反抗封建社会、家庭的斗志,如《情欤孽欤》《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一番花残月缺》《郎心何忍》《觉悟》《但为卿故》等名篇,均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具有进步意义。
据学者考证,周瘦鹃一生译介西方作品超 459 篇,涉及 27 个国家," 翻译或合译小说(集)31本,译文多达上千万言,可谓洋洋大观。"
2
" 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感情吗?如果上帝赐给我美貌和财富,我也会让你难于离开我的!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一样!"
看到这句经典台词,想必简爱的故事就会浮现在不少读者眼前。但与大家熟悉的《简 · 爱》中文译本不同,中国最早的《简 · 爱》中译本《重光记》,其实只有寥寥八、九千字。
1925 年 7 月,周瘦鹃策划出版了 " 言情 " 系列丛书 " 我们的情侣 "(4 册)。第一册为《情词》,选入元明清三代文人如朱彝尊、王士禛的爱情古词;第二册为《恋歌》,收录民国新文学名家如闻一多、胡适等人描写男女爱情的抒情新诗;第三册为《爱丝》,节录了各种古籍、史册中的爱情轶事;而末册《心弦》是他编译而成的欧美爱情小说集。
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前三册均未特别标注编撰者,独独末册《心弦》特别标注出编译者为 " 吴门周瘦鹃 ",足可见他对于这册书的重视。
《心弦》中,选译了十部文学史上的经典,或轰动一时的佳作,被其缩译为 " 哀情十记 ",收录于一册之中,每记含四至五章。
其中,英国理查逊的《克拉瑞萨》被译为《焚兰记》;法国圣一皮埃尔的《保尔和维尔吉妮》被译为《同命记》;法国梅里美的《卡门》被译为《艳蛊记》;美国霍桑《红字》被译为《赤书记》;法国乔治桑《康素爱萝》被译为《慰情记》;英国司各特的《拉马摩尔的新娘》被译为《沉沙记》;英国利顿的《马尔特拉瓦斯》被译为《镜圆记》;英国夏洛蒂 · 勃朗特的《简 · 爱》被译为《重光记》;英国查尔斯 · 里德的《爱我少一点,爱我久一点》被译为《海媒记》;英国布莱克默的《洛娜 · 杜恩》被译为《护花记》。
周瘦鹃曾在《我翻译西方名家短篇小说的回忆》一文中写道:" 因为我生性太急,不耐烦翻译一二十万字的长篇巨著,所以专事搜罗短小精悍的作品,翻译起来,觉得轻而易举。"
而《心弦》中所译的原著作品大多是中长篇小说,再结合周瘦鹃 " 不耐烦翻译 " 的性情,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会将全译版本应在 40 万字左右的《简 · 爱》,缩译为八、九千字的短小篇幅了。
3
被称为 " 哀情大师 " 的周瘦鹃,自然注重《简 · 爱》的浪漫色彩。
书中,周瘦鹃将作者夏洛蒂 · 勃朗特译为极具中国风情的 " 嘉绿白朗蝶 ";他也未将女主人公音译我们熟悉的简爱,而是唤其 " 嫣痕伊尔 ";故事发生地桑菲尔德(Thorn field Manor)则被他译为 " 霜飞邸 ",这个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 " 古居宅 " 名。
△ 1943 年电影版《简 · 爱》
对于长期浸润在俊男靓女、一见钟情等言情故事中的周瘦鹃而言,原著中样貌并不出众的男女主人公似是少见。
周瘦鹃在《重光记》中甚少描写简爱的样貌,却对男主人公陆吉士的形象大书特书,在他笔下,陆吉士是 " 中等的身材 ,一张黑苍苍的脸 ,很见得严肃,眼中含着怒,两眉整在一起。" 他甚至还借简爱之口说道:" 陆吉士先生在我的眼中 , 可觉得丑吗?读者们啊,我委实不以为丑,因了感激和种种惬心快意的关系,直使我瞧得他那张脸,正是我所最喜欢瞧的了。"
虽然周瘦鹃认为 " 这一对妙人儿,言情说爱,似乎很可笑。" 但他也承认 " 他们的爱却是真爱,超出普通人的意想,能打倒一切障碍的。"
除了人物形象,周瘦鹃对于故事情节的缩选,也可以看出他的编译思路。
《重光记》分为 " 怪笑声 "" 情脉脉 "" 疯妇人 "" 爱之果 " 四章,周瘦鹃在译文中放大了原著中的恐怖色彩和一男一女谈恋爱的浪漫戏码,进行了言情小说化的处理,也更为注重故事的戏剧起伏和通俗性。而简爱追求自由平等、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限于篇幅则被他隐没了。
寥寥几笔
难以说尽周瘦鹃的一生
而今《简 · 爱》进入中国已近百年
聊借此文
希望读者们不要忘怀
那个称简爱为嫣痕的苏州译者周瘦鹃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郑文静 李艺蘅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艺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