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22
健康 | 《2022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学生党”、天秤座、男性更愿选择近视手术摘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继去年发布《国人近视手术白皮书》后,今年 5 月 22 日,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爱尔眼科研究所在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成立 20 周年之际再次升级发布《2022 中、欧国际近视手术白皮书》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选取 2018-2021 年四年间,在中国境内爱尔眼科医院和欧洲地区爱尔眼科旗下医院接受近视手术的人群,通过对覆盖中国、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 5 个国家,年龄从 18-84 岁不等的共近百万名患者、超 183 万眼的近视手术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报告。这也是爱尔眼科发布的首份覆盖中、欧的百万级近视手术大数据。《白皮书》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年龄段、近视手术人群的手术方式、术后效果等多维度,深度剖析了中、欧近视手术现状。

欧洲 "30+" 人群接受度更高,国内 " 学生党 " 占比高

目前,全球近视人数约 25 亿,中国近视人群人数多达 6 亿。据预测,到 2050 年,全球近视人群将达 49.49 亿,患病率为 52%。

数据显示,亚洲近视发生率高于欧美,而中国近视发生率居亚洲首位,达 48.5%。然而,国人对近视手术的认知远低于欧美国家—— 2021 年,中国每 1000 人中只有 0.7 人接受近视手术,而美国有 2.6 人,欧洲有 1.3 人,韩国则达到了 3.8 人。

不过,作为摘镜矫正手段之一,过去四年来,爱尔眼科中、欧近视手术量已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21 年近视手术量同比 2018 年增长将近翻一番。

新冠疫情爆发后,随着全球各地均出现居家办公常态化趋势," 上班族 " 面对电脑、手机屏幕的时长显著增加,导致用眼过度、疲劳,视觉质量下降。加之居民的健康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以及戴口罩导致眼镜起雾带来的诸多不便,疫情下,爱尔眼科中、欧近视手术量依然呈明显增长态势。2021 年,其近视手术量相比 2020 年增长了 22.5%。

从年龄层面来看,爱尔中国的近视手术人群趋于年轻化,平均年龄为 25.5 岁,以 20-24 岁的 " 学生党 " 占比最高,超四成,近视手术量高峰期集中在每年夏季;爱尔欧洲的近视手术人群趋于职场化,平均年龄为 33.3 岁,以 25-29 岁的 " 上班族 " 占比最高,达 26%,近视手术量高峰期集中在每年春秋两季。

" 在中国,由于征兵入伍、公安招警、空军招飞等职业类需求,近视手术成为父母赠与子女的优质暑期‘成人礼’;在欧洲,春秋两季假期多,具备自行支付能力的职场人通常利用这段时间,将近视手术作为摘镜的不二选择。"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屈光分委会副主委、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手术学组组长、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广东省区总院长王铮教授解释。

需注意的是,我国 " 近视手术只是年轻人‘专利’ " 的惯性思维依然存在。《白皮书》显示,尽管集中在国内一线城市的 40 岁以上近视手术人群占比远高于其他城市,但过去四年来,该群体在近视手术人群构成中仅占 3.5%,与欧洲相差超 6 倍。

" 目前,国内民众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其实,近视手术不仅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成人礼’,也应成为送给自己的‘生活品质提升礼’。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消除这部分人群的认知误区,去年已初见成效,40 岁以上人群手术量有所提升,但与国外相比差距仍较大。" 王铮表示。

不同近视程度选不同近视手术

《白皮书》显示:中国男性选择手术摘镜人数占比总体多于女性,欧洲的男女占比则较为平均;在星座划分中,中国敢于尝试近视手术的星座前三名仍与去年一致,分别为天秤座、天蝎座和处女座。

数据表明,中、欧近视手术方式呈多元化发展,民众对于新技术接受度不断提升。

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仍占多数,特别是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手术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晶体植入术(ICL)等近视手术新技术越来越受到中国近视人群的青睐。相比 2018-2020 年,2021 年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成为中低度(100-600 度)人群术式首选;在高度(600-1000 度)、超高度(高于 1000 度)近视人群中,晶体植入术(ICL)成术式主流。

同样是在 2021 年,晶体植入术(ICL)在我国中低度近视人群占比较 2018 年增长近 2 倍,四年间,其手术量稳步增长。其中,在一二线城市占比较高,为 27.05%;三四线城市则增长较快,复合增长率达 57.69%。

" 常见的近视手术分为角膜激光术和晶体植入术两大类。像 SMILE 全飞秒激光手术,通过切削角膜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力,以矫正屈光不正问题,主要针对角膜条件好、近视度数相对较低的人群;ICL 人工晶体植入术则通过微创切口在人体眼球内植入一种柔软、安全的人工晶体,通过这种特殊的隐形眼镜,达到视力矫正的效果,其矫正范围更广,可矫正 50-1800 度以内的近视、600 度以内的散光。" 王铮教授强调,每一类近视手术的适用范围和术后优势都各有区别。" 没有最好的术式,只有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 这份报告为精准的近视手术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并为跟踪和优化手术质量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数据保障。" 谈及《白皮书》的意义,发布会上,采用跨屏国际对话的方式 CLINICA BAVIERA 集团国际医疗业务总监、西班牙毕尔巴鄂 CLINICA BAVIERA 诊所医疗总监、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屈光手术学组顾问 Julio Ortega-Usobiaga 如是表示。

" 全球复查小程序 " 首发

术后视力是衡量手术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据《白皮书》数据表明,在中国,ICL 晶体植入术、LASI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SMILE 全飞秒激光手术的术后 6 个月裸眼远视力均值,分别为 1.11、1.14 和 1.16。此外,各术式近视人群术后屈光度日趋稳定。

复查作为近视手术的安全保障,尤为重要。《白皮书》显示,在中国,爱尔眼科异地复查服务占比达 9.5%。随着 " 学生党 " 赴外地求学,术后异地复查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方便患者术后异地复查,爱尔眼科升级发布 " 全球复查小程序 "。

" 简单来说,只要在爱尔眼科医院接受过近视手术的患者,数据都将准确同步,覆盖亚欧美三大洲;无论近视人群在哪里接受手术,只要在有爱尔的地方就能一键预约、轻松复查;小程序会根据近视人群所在位置为其推荐最近复查医院,并在复查前夕温馨提醒,人性化保障术后安全。" 王铮解释。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相关标签

大数据 爱尔眼科 职场 中南大学 奥地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