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 2022-05-23
演出 | 李海鹰交响作品《中国1921》再登星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中国 1921》是广州交响乐团在 2021 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委约广东著名作曲家李海鹰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作品。日前,《中国 1921》在首演地广州星海音乐厅再度奏响。这场音乐会是《中国 1921》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之后的首场演出,同场上演的还有李海鹰为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创作的《第一交响曲(珠江)》(点击回顾首演盛况)选段 " 珠江惊雷 "。两部作品都是作曲家受广州交响乐团委约创作的作品。

经典的音乐作品需要反复的打磨。《中国 1921》去年首演之后,作曲家就开始对作品进行修订,直到距离音乐会开场还有不到两小时,李海鹰和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景焕仍在完善作品的细节。当晚音乐会上呈现的版本和首演的版本在结构上有所区别:《巴黎晨光》往前调整到第五乐段,与同是描绘设立在外国的党组织的乐章《东瀛密巷》相互映照;《南国春潮》则顺延至终乐段《开天辟地》之前。调整后,作品结构更紧凑、更具逻辑性,终乐段大高潮的呈现更加震撼人心。

经过将近一年的打磨和思索,此次演出,广州交响乐团和指挥家景焕对作品的表达更臻成熟、透彻,令该作品呈现更可亲、可感。乐迷在音乐当中,可感受到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一个世纪的风雨苍黄始于百年前的星星之火。其中,以《旱天雷》动机隐喻久旱逢雨,开风气之先的广东;又抽象运用湖南 " 花鼓戏 " 动机,表现天地间的清新能量和改天换地的决心。李海鹰在这部作品中以一种 " 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 的创作态度和艺术热忱,为这个伟大的历史瞬间,留下了生动的音乐印记。

在演出前专门举行的创作论证研讨会上,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对交响乐《中国 1921》给予极高的评价。参与研讨会的专家之一张雪峰教授评价说:" 广州交响乐团委约的这部作品让人铭记 1921 是改变了中华民族命运的一年。音乐无国界,我们就是要这样的中国故事的艺术表达、世界表达。它具备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样才能把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传播出去。" 评论家赵毅敏认为这部作品给听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生动有力的音乐形象既有新意又有高度,40 分钟的大作品在大结构和小细节的融合上,处理得恰如其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秘书长、著名作曲家金旭庚认为,这部作品体现了广州交响乐团和作曲家李海鹰卓越的艺术表现力:" 聆听这部作品,就是通过听音乐学党史。它用了交响乐这样一个世界的语言,讲好了中国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艺术之声。"

从年轻本土作曲家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交响套曲》到世界级著名作曲家的《珠江序曲》,从庆祝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的交响曲 " 珠江 " 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委约创作的交响幻想曲《中国 1921》,广州交响乐团在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均用音乐 "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 "。

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表示,广交一直秉承国有文艺院团的使命和担当,从 " 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 " 中提炼艺术的主题,升华时代的精神。广交目前已有五个项目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包括大型作品和小型作品创作立项资助,以及委约作品的国际巡演。在交响乐《中国 1921》入选国家艺术基金 2022 年度资助项目之后,广交将演出十个场次,还将在乐团大楼外草坪举行的 "2022 二沙岛户外音乐季 " 上奏响这部作品,也会安排部分公益演出场次(包括线上演出),同时在省内外相关剧场进行这部作品的推广演出。

2022 年是广州交响乐团建团 65 周年。据悉,今年 9 月,广交将发行《" 交响 · 中国 " 广州交响乐团 65 周年委约创作作品纪念专辑》,专辑曲目涵盖 2003 年至 2022 年期间广交所有重要的委约创作作品,《中国 1921》也将收录其中。届时,除了举行实体唱片首发仪式,广交还计划在全球多个主流音乐平台同步推出线上版本,分享广交多年来推动中国交响乐委约创作的成果,推动中国故事的世界表达。

采写:新快报记者 徐绍娜

相关标签

广州 音乐 艺术 广东 巴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