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拿冠军 ",6 岁的郑金航大声说。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城中部,坐落着 " 榕江县体育训练中心 ",几乎每个进入这座场馆训练的孩子,都会像郑金航一样说出上面的话。
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懂冠军二字的具体内涵,但他们都拥有一颗成为冠军的心。榕江,被誉为 " 体操之乡 ",这里,有冠军血脉。
榕江少儿体操肇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榕江教师张光远在当地最先组建少儿体操队。之后,榕江的体操便逐步被普及、推广开来。从一开始
用稻草、麻袋、木头做训练器械,露天开练,到如今,安装有空调的场馆里现代化器械、设备齐全多样。
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县体育训练中心主任林涛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榕江培养、输送了大批体操人才,先后有 41 名队员进入省专业队,7 人进入国家队,25 名运动员荣获 " 国家级运动健将 " 称号,其中,4 名运动员荣获," 国际级运动健将 " 称号。截至目前,榕江体操运动员在国家级及以上大赛共获金牌 48 枚。
榕江拥有 37.2 万人口,以苗族和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比超 80%。每年,教练们会到当地幼儿园挑选 " 苗子 " 或选拔家长送来的孩子,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少数外地孩子,以组建大约 50 人的训练队伍。
榕江的孩子活泼好动、身体素质好,在单杠上翻飞,在吊环上腾转,在平衡木上跳跃,他们的体操,犹如精灵的舞蹈。
教练刘榕明介绍,体操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项目,从四五岁开始训练,逐步成长至参加成年比赛,需要孩子们长久的坚持和满腔的热爱,榕江输送的队员每次取得冠军等成绩,都会成为当地孩子的一种梦想和激励。
" 冠军就是站上领奖台,有奖杯和奖牌 ",这是 6 岁的潘丽颖对冠军的理解,未来的她也想拿世界冠军这个梦想,让她在训练时不知苦与累。
由于孩子们年龄尚小,教练们在训练中,从不向他们灌输名次或冠军的概念,但场馆门口墙壁上张贴的冠军榜,却在显露着无形的力量激励孩子们去接力冠军梦想。
刘榕明介绍,竞技体操需要有竞争心,但 " 冠军 " 二字对孩子们来说更应该成为一种人生态度、生活力量。
" 孩子有梦要支持 ",2 年前,为了 6 岁女儿的体操冠军梦谭湘玥的爸妈把她从隔壁剑河县送来榕江妈妈谭仪娜说,不管孩子未来能否成为体操冠军希望她拥有一个持之以恒、追逐梦想的人生。
来源 新华社 记者 罗羽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