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2-05-24
贵州张润生山水画展:描黔韵山骨 绘诗意山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展览现场

画作《雨后苗山青》

画作《黔山野风》

" 黔韵山骨 · 唯精至道——张润生先生山水画展 "5 月 11 日至 6 月 20 日在贵州美术馆展出。近百幅精品展示了张润生创作生涯的全貌,从题材、意境、手法、构图、色彩上丰富多元地展示了这位 " 贵州山水画派 " 画家在艺术上的绝妙造诣,给在场观众 " 景在画中、人在景中 " 的独特体验。

张润生的艺术成果早已有口皆碑,本次展览却是他首次举办个展,更是作为贵州美术馆为展现贵州老艺术家的风采与成就、策划贵州退休艺术家系列展的首展。他谦逊地说,此次展出是希望听取各方的意见,多角度了解大众对国画创作和贵州山水的理解,进一步明确目标,让自己的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另外,主办方还将推出 " 云展 ",观众可在线上欣赏艺术佳作。

" 丹青圣手 " 摹画大美贵州

走进展厅,巨幅《妥乐秋》画作首先映入眼帘,主色调的金黄色银杏叶层层叠叠,漫天泼洒,集隐约间的流水、青砖瓦房、群山为一体,凝聚着万千诗意,美得不可方物。

现场,鲜有文字介绍,可一幅幅画作却生动地讲述着黔山秀水的精彩故事。

《苗家山寨》《侗乡秋暖》《苗岭入秋》《从江苗寨》等作品,有着贵州民族文化的醇厚;《山明水静》《山居图》《雨后黔山秋更浓》《乌江烟雨》等作品,让观者将贵州山水之美尽收眼底;《花溪湖畔住人家》《黔北山居图》等,则有贵州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而展示红色文化的《雄关漫道》《遵义颂》等作品,描绘着我党辉煌的奋斗历程,矗立起信仰的丰碑。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精神。

张润生的山水画,界内称 " 个人艺术色彩浓烈 "。他用色彩表现贵州的四季之美,在《雨过春浓》《雨后苗山青》《黔中秋暖》《黔山雪韵》一组作品中,绿、青、红、白四色着墨于贵州高原上的山林幽壑间,色彩相宜、酣畅快意;他更大胆的用 " 青 " 呈现雨后的山峦景色," 青 " 具备 " 生 " 的属性,《黔北烟雨》《雨过屯堡潑黛浓》《雨后黔山浓》等画中,师古意而不泥古迹,颇有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的神韵;《黔山野风》《清江秋意》等则展示了张润生近年来创作的大泼墨山水,把贵州多云多雾的大山和生机勃勃的山水,呈现得朴拙不失灵妙 …… 秀丽山川、飞流瀑布、茂盛树木、侗乡苗寨、石板木房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构图严谨、笔墨融合的画作,无不呈现着贵州喀斯特地貌特有的高原气韵。美术评论家顾朴光誉其为 " 用现代审美观念和绘画技法表现黔中山水,并取得卓越成就的丹青圣手 "。

活动现场,贵州艺术家、文化学者齐聚一堂,我省著名学者顾久称赞张润生的每一幅作品都传出了诗意。在著名画家谌宏微看来,贵州山水元素与他胸中丘壑融为了一体,贵州符号丰富多姿。观众们更是纷纷表示,欣赏张润生的画作,仿佛置身峰峦深秀、溪水纵横的黔山秀水意境中,将心灵带入深邃静美的世界。

黔山秀水滋养 " 贵州画风 "

自明代杨龙友以来,贵州先后出现了许多笔精墨妙的山水画大家,前有姚茫父、桂百铸、孟光涛、刘知白、王振中、宋吟可,今有张润生、王忠才等,都是以贵州山川为蓝本,创造出有自己笔墨语言的画家。

展览开幕前,张润生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畅谈了自己的艺术生涯和艺术创作。

" 我的启蒙老师是贵州省知名画家刘知白。" 张润生说,他从小钟情绘画,因和刘知白的儿子是初中同学,在同学的引荐下,跟随刘知白先生开始学习中国画传统技法,特别是山水画,从简单临摹到熟练创作整幅画作,大概用了三、四年的时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画作《乌蒙山里杜鹃红》

初中毕业后,张润生被分配到贵阳工艺美术厂工作,又得到宋吟可、王振中诸位先生指教,又随民间艺人学习民间美术,同时研习西方油画和雕塑,历经水粉、油画、民间泥塑、雕塑、玻璃斗方等艺术形式的锻造。

因出色的艺术水准,1968 年,张润生被抽调到 " 敬塑毛主席塑像小组 ",成为 6 位美术成员之一,参与到贵阳市春雷广场毛主席像的雕塑工作。他回忆说,大家先画好小稿,再等比例放大做成模具,用水泥浇筑成巨大的雕像。不到一年时间,一座高 12.26 米的毛主席像伫立在了贵阳市区,直到今天。

上世纪 70 年代初,响应党中央 " 传统艺术不能丢 " 的号召,贵州美术界计划举行国画展,向全省征稿。张润生重拾画笔,创作了一副湘黔铁路火热建设场面的国画,成功入展。

" 这是我的个人画作第一次入选专业画展,给了我极大的信心。" 张润生回忆说,从那以后,他便把主要精力从雕塑转向绘画。

1980 年,贵州省国画院成立,张润生调入画院,从此专心从事中国山水画创作。" 一看到独属于贵州的那些山山水水,我就不想走,马上取下画夹开始画画,沉浸其中,忘了时间。" 张润生回忆那时下乡创作的情景。

谈到画好贵州山水的诀窍,张润生说,他走遍贵州 88 个县,透彻地了解了贵州山水的特点,吃透了贵州山水的个性。" 必须进行大量的实地写生。只有通过写生,才能寻找到自己画作的特点,并吸收各种画派的风格,再融合到自己身上,唯精至道,画出富含贵州特色的山水画。"

张润生说,是贵州山水滋养了他。从美工到专职画家,再到贵州省国画院院长,一路走来,张润生将贵州的山水和民族建筑等元素尽收笔下,在画纸上或湿墨晕染意境卓绝,或泼墨挥洒酣畅淋漓,成为有着独特 " 贵州画风 " 的画家。

在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徐恒看来,张润生的山水画不仅影响了贵州几代画家,也影响着来贵州写生的异地画家。

" 张润生是一位下大功夫把贵州山水画审美‘吃透’的画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贵州美术馆馆长潘闻丞表示,张润生先生的画作在贵州美术馆进行展览,不仅代表了他在学术方面的热爱与追求,更是进一步提升了对贵州自然风貌的宣传,对于文旅融合的促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画家张润生,1946 年生于山东省莘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原贵州省国画院院长。13 岁跟刘知白先生学习传统中国绘画,并得到宋吟可、王振中等诸多名家指导和帮助。他用 40 余年时间把贵州黔山秀水尽收画中,形成多姿多彩而又合谐统一的 " 贵州画风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文化部等国内外专业机构收藏,出版有《张润生山水画集》等十余种个人作品专辑。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舒锐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