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4000 年前生活在长江畔的南京先民是怎么生活的吗?5 月 6 日 -6 月 15 日,现代快报发起 " 飞越长江 " 全民拍征集活动,邀请大家共同用镜头记录壮丽长江。近日,南京公益文保人士方青松发来一组新发现的湖熟文化遗址的照片,揭开长江中下游灿烂文明的神秘面纱。
△印纹硬陶、鬲足等陶器残片
△印纹硬陶
照片中,一块块砖红色或黑灰色的陶片摆放整齐,陶片上菱形花纹、装饰线条清晰可见,还有一些尖角形状的陶器,用途令人好奇。" 这些湖熟文化遗址都是我们最近在南京江宁区的新发现。" 方青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有花纹的陶片名叫印纹硬陶,花纹是趁陶坯还没有干的时候,用布、绳子这些东西印上去的。尖角的陶器是鬲足,陶鬲是那时候人们煮饭用的炊具,一般都有三个尖尖的足。"
△印纹硬陶、鬲足等陶器残片
据了解,今年 3 月 14 日,湖熟文化遗址调查组成立,方青松受江宁区文旅局、江宁博物馆邀请,也参与到调查发现中来," 上一次湖熟文化遗址调查是 63 年前,曾昭燏和尹焕章这些大家做的,所以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我觉得非常荣幸。" 方青松说。
△方青松的装备
一把考古探铲、一架无人机、一个卷尺、一把铁锹,带上这些既新潮又古老的工具,方青松和他的同伴沿着每条较大的河流水库,展开了拉网式调查。" 遗址一般都会在古河道的两岸,而且是在高地上。这样既不会受到洪灾的影响,也不会离水太远,取水、打渔都方便,这也是我们先民的智慧。" 凝视着三四千年前的南京先民制作使用过的陶器残片,方青松时常会想," 那时候他们应该还在被自然灾害、洪水猛兽困扰,衣食还不那么充足,但他们依然有对生活品质和美的追求,创造出了富有江南特色的长江地域文明。" 据方青松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发现了十几处湖熟文化遗址,调查工作仍在拉网式继续中。
△南京先民使用的印纹硬陶
你心目中的 " 最美长江 " 是什么样?5 月 6 日 -6 月 15 日,现代快报发起 " 飞越长江 " 全民拍征集活动,邀你共同用镜头记录壮丽长江。本次活动与长江沿线城市联动,共同线上发起网络征集,晒出你心目中的 " 最美长江 "。
此次 " 飞越长江 " 全民拍活动征集,分为视频作品和数字照片两个组别,设置三大 " 最美 " 主题:最美的桥、最美微笑、最美江岸线,奖项设置共 10 万元。
心动!速戳下方链接,晒出你心目中的 " 最美长江 ",就有机会赢得丰厚奖品。
现代快报 + 记者 张然
(本文图片由方青松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