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5 月,青海省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渐趋紧张,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5 月 10 日,接甘肃省卫健委通知,市卫健委组织抽调由 20 名检验检测人员组成的兰州市支援西宁核酸检测工作队,并启动兰州市疾控中心移动方舱实验室,连夜赶往西宁市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经过半个月的努力,5 月 25 日下午,兰州市核酸检测工作队结束任务顺利返回兰州。
工作队由市级及各县区具有丰富实验室检测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他们来自市疾控中心、兰州市一院、兰州市二院、城关区医院、七里河区疾控中心、西固区医院、安宁区医院、红古区医院、永登县人民医院、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和皋兰县妇幼保健院。接到任务的 11 家单位,迅速行动、立即部署,紧急动员,短短 4 小时,选派人员迅速集结。20 名队员中有女性 10 名、男性 10 名;中共党员 6 名,共青团员 14 名;年龄最大的 58 岁,最小的 22 岁。所有抽调人员都是独当一面的骨干。
核酸检测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的关键技术手段,检测过程就是在跟病毒赛跑。5 月 10 日下午 5 时 10 分市疾控中心移动方舱实验室先行出发,于当晚 9 时到达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卫健委指定的核酸检测点。新组建的兰州市核酸检测工作队于次日凌晨 3 时 50 分到达大通核酸检测点,并于上午 8 时许开展工作。根据西宁市及大通县疫情指挥部统一安排,兰州市核酸检测工作队以及武威工作队及该县 4 家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单位,每天要一同完成全县 21 万人的核酸检测任务。队员们每天从早上八点多开始分 4 班倒,约 3.5 小时一班,几乎要到凌晨三四点甚至更晚才能完成当天的检测任务。在检测现场,队员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杜绝扩增序列的残留污染,认真判读结果,杜绝误报、漏报,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准的检测结果。全体队员不论白天夜晚连续作战,由于他们穿着防护服、戴着面屏和橡胶手套,加之实验室空间狭小,常常闷热难耐,里面的衣服经常会湿透,待他们走出实验室,往往已是精疲力竭。
担任此次工作队领队的兰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史危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支援西宁的这半个月,我们在青海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领导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我们共检测 24395 管样品,243,950 人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