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5-26
聚智强省会 展现新作为 |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主任技师余蕾:让科研的薪火代代相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开栏的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当前,贵阳贵安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新国发 2 号文件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 " 引擎 " 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强化与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扩大联系服务覆盖面,切实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成为各方共识。今起,贵阳日报推出 " 聚智强省会 展现新作为 "2022 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贵阳贵安特别报道,聚焦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展现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团结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争先,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人物名片

余蕾,1982 年生,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主任技师,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伯明翰分校博士后,主要从事产前诊断、优生优育遗传咨询,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大数据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等重大项目,贵州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贵阳市市管专家、贵阳市科技专家。

" 你的牙都还没长出来呢,以后要少吃糖糖知道吗?" 走进贵阳市妇幼保健院遗传咨询特需门诊问诊室,余蕾正抱着一个五岁的小女孩观察她的牙齿生长情况。

小女孩今年已满五岁,但身高却停留在三岁的状态,经遗传学分析,小女孩患上染色体新发突变遗传病,患病后不仅女孩的生长发育会受影响,还可能严重影响她的智力,目前无药可医。

从医近 20 年,余蕾经手过上千例病例,每当遇到孩子出生才发现疾病的家庭,余蕾的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儿。" 一般来说,儿童患病要么是因为遗传性疾病,要么是受外界环境感染,但以目前的医疗技术,很大程度上都可以通过婚检、产检检查出来。"

遗传性疾病是余蕾研究生期间钻研的主要领域,为了更深入、全面地做好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余蕾在面临读博选择时,决定除了妇产科的博士外再多修一个感染病学博士学位。一般情况下,需要花费十年才能完成的学业,余蕾凭借自身努力仅用了 7 年时间,最后以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遗传学博士后及贵州医科大学感染病学博士后身份毕业。

用极短的时间完成学业及繁重的科研任务,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谈及整个求学经历,余蕾说自己不过是幸运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我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恩师都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余蕾说," 我的遗传学启蒙老师夏家辉院士教导我要以仁爱之心帮助每一个家庭拥有健康的孩子,这句话成为了点燃我专注于科研的火种,也是我想要读两个博士的动因。博士及博士后期间导师罗新教授、程明亮教授和丁强教授,他们帮助我建立了严谨系统的科学思维,让我成为了一名训练有素的科研工作者。"

现在,余蕾也成为了贵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导师,带教了硕士生、博士生共计 10 余人,她把之前从恩师们那里继承的精神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 我的学生们都说我做科研的时候总是不苟言笑,有点‘吓人’,听到他们这么说其实我还挺高兴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做科研容不得半点马虎。" 余蕾笑着说," 前几年我培养的一个学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南方医科大学录取为博士后,这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说明我一直以来严格的训练方式是有成果的!"

虽然成果丰硕,成为了别人眼里的专家,但对于 " 科技专家 " 这个身份,余蕾总是摆摆手,表示自己只是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普通人,远达不到科技专家的地步。" 科研路漫漫,未来还有更多值得我去探索的东西。" 余蕾说,勇于探索、不怕辛苦的科研精神应该被代代传承,她从导师们手里接过的 " 火把 ",未来必将照亮后人前行的路,而后人们也会接过去,让这薪火相传。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春晖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