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27
蜕变的南京市第十四中学,趁势而上向四星级高中迈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2 年暑期,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将整体入驻天华东路新校区。在新课程、新教材和新高考背景下,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德育内涵发展与内部管理创新。借力现代化、智能化和节能减排型新校区建设,南京市第十四中学这所拥有 74 年办学历史的老牌名校正由内而外发生蜕变,并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为江北新区又一所四星级高中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长方东升

智慧型新校区建设

——智慧校园与文化校园统一

江北新区一座现代化智慧化节能减排型绿色校园新地标

大学一毕业就在南京十四中工作的方东升校长对浦园路老校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眼看着校园里的那三株樱花树苗变成了如今可以合抱、枝叶丛生的樱花树;学校道路两旁的梧桐和水杉树,早已长得枝繁叶茂,无言地诉说着这个校园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和一件件趣事 …… 即将搬离自己工作了近 30 年的地方,方校长心里虽然充满了不舍和眷恋,但对于承载新时代十四中人梦想的新校区,他又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校园内樱花树

方校长介绍:新校区对标省四星级高中要求,按 20 轨规划建设,总建筑面积 7 万多平方米,既满足江北新区人民对高品质高中的需求,又顺应新课程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方校长应邀描绘了建设中的新校区蓝图:" 新校区主教学区有三栋楼,每个年级安排一栋独立教学楼,便于组织实施教学。辅助教学区建有独立的科技楼、实验楼、信息图书楼,充分满足学生的创新发展和兴趣拓展需求。智能现代化的报告厅可同时容纳 1000 余人,体育馆设置两个标准室内篮球场。每间宿舍都有独立空调、淋浴和卫生间等,每间宿舍安排 4 个一体化设计的独立床位,最多可容纳 1400 名左右师生住宿。新校区还特别注重节能减排,校园内设计建设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建有独立的热水系统和专门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前瞻的设计建设标准必将使新校区成为江北新区集现代化、智慧化和节能减排于一体的绿色校园新地标。"

在硬件提升的基础上,学校将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推动内涵建设和品质发展。在发挥艺术、体育等传统优势项目基础上,学校将完善综合实践课程规划方案,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和学科课程基地建设;学校还将打造国防特色教育,采取准军事化管理;学校除了开设传统的体艺特色课程外,还将拓展拳击、举重等新项目,进一步厚实课程基地建设基础。目前为服务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配置既有建设也有留白,学校计划通过 1-2 年时间,建成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学生未来发展的综合课程和实践基地。

△新校区全景

正能量新思想引领

——四个意识与四有教师统一

党建引领下的凝聚思想力量实现快速发展

关于南京市第十四中学新时代的发展,党总支书记贾军这样说:学校党总支逐步成为凝聚思想力量、领导业务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坚强堡垒,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学校通过 " 四史 " 学习教育,立足实际、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守正创新;通过规范组织 " 三会一课 "、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组织阵地建设;通过开展 "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 等主题活动,建立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 " 五位一体 " 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激励全体教职工立德树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 " 四有 " 好老师。党总支还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为奋斗目标 , 在实践中坚持布好 " 三个点 ":党建引领筑牢支撑点、立德树人抓好着眼点、力求创新谋划出彩点;聚焦 " 三条线 ":强化监督考核,聚焦责任一条线;加强统战工作,聚焦融合一条线;发挥先锋作用,聚焦服务一条线。

校本化新师资建设

——自主研修与合作发展统一

学习型组织下的三大路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拥有高级和中级职称教师分别为 54 人和 45 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近 40 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 100%,其中研究生占比 34.7%,中高级教师占比 86.1%,骨干教师占比 31.3%。近年来,学校着力加大校内培养力度同时,积极引进省、市级名优教师,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学校高水平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学校将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章忠春透露:近年来,学校启动 " 青年教师发展学校工程 " 项目,并通过 " 新新教研共同体 " 等项目实施路径,为青年教师学科研学、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搭建平台。" 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对话 " 正成为十四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学校特聘请省特级教师刘永和在校内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办‘三人行研修班’,年轻教师在导师引领下,开展教学规范、精品课例、精品课研讨、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等系列研修活动。"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青蓝工程、专题研讨课、教学沙龙、外出访问学习、校际联合教研、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让教师们在活动中锻炼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学校鼓励教师自我对话,将培训学习、教学实践和自我反思相结合。

生本性新课程打造

——学校课程与校本实施统一

进阶课堂、校本课程与 " 教学评 " 一致性的研究

在 " 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 " 背景下,十四中持续深化探索以 " 学历案 " 为载体、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 " 生本学习 " 为特征的 " 三环九步 " 进阶学习,关注探索教师设计 " 教 " 的同时更加注重设计 " 学 ",更加注重引导 " 学 "。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更学会如何学习,进而全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十四中还发起了 " 基于关联结构层次的教学评三位一体的设计与实施 " 的课题研究,借此引领全校老师基于关联结构层次开展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活动设计、学习评价任务设计,助力学生知识体系化和思维结构化的形成。当下十四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正从原来关注教变为覆盖教、学、评三位一体,具有校本特色的 " 教学评 " 一致性新范式正在逐步形成。近年来,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逐年提升,接近 100%,高考推进率则连年持续刷新新高度。2021 年,学校在南京市普通高中发展性评估中一举荣获了规范办学奖、素质教育奖、质量优秀奖、推进发展奖、特色发展奖和学校管理奖等六项大奖。

特色性新德育创造

——全面发展与全人教育统一

构建学生发展、劳动教育与体艺特色的基地

学校在传承原有德育体系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校区建设、新课程发展规划,构建新的学生发展体系,积极创建高中特色劳动、体艺等教育基地。据十四中分管德育的副校长饶品炉介绍:学校将结合江北新区劳动教育三年行动方案,以劳动教育作为抓手,打造增强高中生劳动意识、职业体验和专业选择的综合实践和职业规划发展平台。" 我们每年都开展职业体验话剧展演,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经历和感悟,设身处地思考未来的职业理想和生涯规划,撰写文稿、开展演讲、制作视频,然后再形成职业体验为主线的剧本,角色扮演汇报演出等。这些体验性活动,促进学生对未来前行方向的思考。" 新校区规划将建设专门的职业体验馆,让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课程,打造江北新区高中劳动教育的特色基地。饶校长介绍,新校区除了传承十四中精品社团如辩论、啦啦操、合唱团、书法、篆刻、素描、彩铅、刺绣等,还将继续加强省级体艺基地建设。将新增加跆拳道、举重、拳击等特色课程活动基地。

联系我们

电话:58852254

58270219

邮箱:nj14z@126.com

地址 : 南京市沿江街道

民兵路(新校区)

南京市江北新区

浦园路 5 号(老校区)

通讯员 李万斌

相关标签

高中 教学 大学 艺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