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28
百廿名校将迎来校庆纪念日,一批教学科研成果展开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楠)120 年栉风沐雨,东南大学在历史中流淌、奔腾,一批批学子从这里走出,它们也见证着一个个重大历史节点,培养出一代代杰出人才。5 月 27 日,东南大学教学科研成果展开幕,近 20 年的 " 科技硬菜 " 在这里一一展出,从人才培养到科研成果,这里凝聚着东大人的 " 智慧 " 和 " 智造 "。

穿越双甲子,东南大学在这片延续千年文脉的沃土上生生不息,底蕴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创新的科技感镌刻于此。回望历史,一个多世纪以来,东南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十万精英人才,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多达 200 多位。

据了解,展厅分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2 个展区,共计 170 余块展板、13 个实物展示和 " 全息交互智能炫屏 " 等 6 个现场演示作品。其中科学研究展区涵盖士建交通学部、信息学部、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机能材化学部、电仪控制学部、理学部和人文学部等 7 大学部科研成果。

从南京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从三峡工程到中国天眼,从 2G 到 6G…… 一批批东大人在国家重大工程上贡献 " 东大智慧 "。

东南大学副校长孙立涛介绍,这次展览包括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两部分,其中科学研究展示了东大近 20 年国家级成果,人才培养涵盖教育教学、创新创业、成长成才三个部分。

其中,教育教学体现了学校知识传授的功能;创新创业体现大学能力培养的职能;成长成才则体现大学思想引领的功能。" 这样参展人群包括老师、校友、学生都能有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也能激发人才的自豪感。"

△月面探测移动载人平台人机交互与仿真系统

在学生创新创业展区,一台就像 6D 体验机的仪器吸引许多人注意。东大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唐子涵介绍,该仪器承载的是《月面探测移动载人平台人机交互与仿真系统》,功能为在地面模拟月球上车辆的驾驶环境,为航天员提供训练的平台。同时,在未来设计月球车时,该系统可以提供相关技术验证。" 当前,相关技术会应用于探月工程四期的开发。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研究探索地外星体采样机器人。"

唐子涵说,月球上的重力仅为地球的 1/6,航天员行走非常困难,极容易摔倒。同时,月球表面环境复杂。" 这套系统可以从视觉、力、触觉、体感等方面给予交互体验。"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能用语音操作,真正实现了智能化。唐子涵展望," 未来,希望航天员在开月球车时,就像在地面开车一样。"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东南大学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教学 航天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