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29
“满天星”广州市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全面铺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近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主办,广州市文化馆承办的 " 满天星 " 广州市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在广州市文化馆正式开展,来自全市 11 个区的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将参与为期两周的培育计划,通过 " 集中授课 + 专业结对 + 项目共创 " 的全新方式,提升个人组织策划能力和文旅专业素养,为下一阶段实施 " 繁星行动 " 文旅志愿服务十大专项,推动文旅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文旅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据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者总队的相关负责人介绍," 满天星 " 计划作为 " 繁星行动 " 文旅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基层板块,从策划之初就坚持问题导向,回应社会关切,以文旅志愿服务为抓手,面向基层、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与镇(街)村(居)的基层治理工作紧密结合。近年来,广州市持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旅志愿服务发展。目前,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已成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基层方面,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人才缺乏、活动形式单一、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广州市在基层民生服务和基层社区营造上,越发注重强调开放共享和融合发展,许多新的发展模式如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党建引领社区建设、城乡融合均衡发展等成为了基层发展的新 " 关键词 "。

在这一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也需要积极 " 出圈 ",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融合发展,寻找进入百姓生活的有效 " 切口 ",成了公共文化服务常保活力和动力的重要途径。据介绍," 满天星 " 计划将在 2022-2024 年三年间滚动进行,搭建 " 专家智库指导 - 专业服务队帮扶 - 基层服务队实践 " 的培育模式,为多批次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及其队伍提供能力提升培训和结对指导,促进基层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的 " 遍地开花 ",涵蓄基层文旅志愿服务力量,在镇(街)和村(居)开辟出崭新的服务阵地。通过这种方式,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将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率先 " 破圈 " 深入基层,在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的同时,真正做到文化赋能基层、专业力量辐射基层,提升基层社区的治理能力。

多领域志愿服务组织者踊跃参与

自今年 3 月份发出广州市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推荐通知后,市内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者及其所属队伍纷纷响应,经审核确认,首批纳入 " 满天星 " 培育计划的共有 46 人,这些组织者均携志愿服务队伍和服务项目报名参加,覆盖全市 11 个区,充分体现了广州作为 " 志愿之城 ",在志愿服务发展上的优良基础。

在入选名单中,有许多来自各个领域的资深志愿服务组织者。广州市越秀区星火社区社会服务发展中心理事长、广州志愿驿站旗舰站站长王志强,常年带领团队在 " 千年古道 " 北京路为市民游客提供旅游导赏服务,希望通过此次计划,让更多一线户外工作者及其家庭走进广州,追溯历史,领略羊城红色文化;来自启智服务总队党员志愿队、沙面志愿驿站的马雪萍 " 萍姐 ",既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志愿服务组织经验的资深党员志愿者,也是一位 " 老沙面 ",她希望通过定向活动的形式,带领年轻一代重新认识沙面、品味文化。除了他们以外,还有广州咸水歌艺术团的谢棣英,作为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咸水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她希望在接下来开展的志愿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咸水歌及疍家文化;另一位组织者周月琴是增城区长跑运动协会志愿服务总队组建者,她希望通过自己热爱的马拉松运动,帮助视障人士在户外运动中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生活 …… 众多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者的参与,让 " 满天星 " 计划的受关注度更高,项目的落地推进也更有保障。

本次培育计划里,还有更多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年龄的参加者,让 " 满天星 " 计划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像年纪最大的郭道宇生于 1947 年,他带领着广东岭南艺术团,在越秀区内积极开展公益演出和艺术普及公益培训;最年轻的何伟健生于 2002 年,依托番禺区沙湾古镇志愿服务队专注于文化遗产保育、红色文化传承推广和文旅融合发展。这些组织者所属的志愿队伍服务形式也丰富多样,如来自黄埔区的七谷自然教育团队就通过农耕、木工、自然戏剧等活动,推动社区中家庭的生活方式微小变迁,达成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的目标;荔湾区的 " 童鼓飞扬 " 广州 YMCA 童声童戏非洲鼓队通过音乐的方式,帮助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等特殊儿童融入社会。本次组织者申报的服务项目覆盖了 " 繁星行动 " 给定的十大文旅志愿服务方向,其中艺术普及和文旅融合领域的项目最多,关爱青少年、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红色文化传承等也是有较多组织者申报的 " 热点 " 服务主题。

专家对接帮扶有效赋能

根据介绍,本次 " 满天星 " 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培育计划打破了以往培训的常规模式,以项目共创营为核心,将培训重点落在 " 项目执行规范化 " 这一基层志愿队伍的弱项上,为组织者提供项目策划、项目书撰写、项目过程管理、项目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提升培训,并根据大家申报的服务项目类别进行小组划分,邀请 "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专家智库 " 成员和文旅专业志愿服务队结对指导,以强化培训对象的项目落地实施能力。

为期两周的培育计划分为集中培训和分组指导两个阶段,其中 5 月 28 日由 " 广州市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专家智库 " 的谭建光教授、邵振刚老师等为组织者普及文旅志愿服务、广州文化和旅游知识和项目策划管理等内容。5 月 29 日则是围绕 " 繁星行动 " 的十大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策划方向,组织了 " 美育广州 " 艺术普及专业志愿服务队、" 广作新生 " 非遗专业服务队的代表,以及来自广州市团校、广州机关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广州市君诺未成年人保护公益服务中心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者分享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策划经验和优秀案例,并通过沙龙研讨的方式落实结对指导工作,让基层的文旅志愿服务项目及执行队伍得到有效的资源链接和知识帮扶,既保证了基层文旅志愿服务项目的平稳实施,还能够将文旅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带出原有圈层,渗透惠及基层。

据悉,在本次培育计划结束后,将会从培育对象中遴选出一批优秀学员,根据其服务区域性质,授予 2022 年度 " 文化新乡贤 "" 街坊公益文化能人 "" 都市文化志愿达人 " 荣誉称号,并对其策划的服务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和重点宣传。" 繁星行动 " 将通过为期三年的组织者培育和项目扶持,预期孵化 100 名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组织者、100 支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示范队伍、100 个基层文旅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全市 " 三个 100" 基层文旅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并 " 以点带面 ",广泛发动各行各业的志愿力量及市民踊跃参与,全面激活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力量,相信借助文旅志愿服务这一 " 引擎 " 的推动,广州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活跃和发展," 共建共治共享 " 格局的建设得以向前大步推进。

采写:新快报记者 许婉婕 通讯员 穗文广旅宣

相关标签

培育计划 志愿服务 志愿者 指导 广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