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30
江苏加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记者 储希豪 胡玉梅 / 文 牛华新 / 摄)基础研究是推动支撑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源头,是创新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江苏在强化基础研究方面有哪些成果?5 月 30 日上午,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 " 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强省专场。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介绍,江苏在全国比较早地设立了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 4000 项,取得了一批重要原创成果。

△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

" 从当前来看,我们面临的很多关键技术瓶颈制约,根子是基础研究基础薄弱,底层的根技术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从长远来看,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加强原始创新,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基础研究的不断积累和突破。" 王秦表示,基础研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潜下心来把冷板凳坐热。

将来,江苏在强化基础研究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具体举措?王秦介绍,下一步,江苏将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下大力气增加源头供给,努力实现更多 " 从 0 到 1" 的原创突破。

首先,江苏将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充分发挥政府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制定实施江苏基础研究中长期规划,聚焦未来可能产生变革性技术的基础科学领域,完善分类资助和持续支持机制,进一步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一批前沿引领技术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持续稳定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开展原创研究,激励更多科技人员勇闯科研 " 无人区 "。

其次,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继续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源头创新的重要作用,探索与龙头企业共同支持重大基础研究机制,同时深入开展企业基础研究投入奖补政策试点,用好高质量考核指挥棒,引导各地加大财政基础研究投入,力争 " 十四五 " 末江苏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占比,较 " 十三五 " 末实现翻一番以上。

最后,进一步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基础研究更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氛围。江苏将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构建与基础研究规律相符合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组织模式、激励分配政策,充分赋予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在研究选题、技术路线等方面的决策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造就一支能够心无旁骛、长期稳定地深耕基础理论的科研队伍。

相关标签

基础研究 江苏 科研 生态环境 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