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31
驻清远英德市水边镇工作队发挥妇儿工作优势:团结妇女跟党走 撑起乡村振兴“半边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挖坑、搬树、填土、浇水 …… 今年植树节前,清远英德市水边镇流寨村连续一周都是一派繁忙的植树景象,在镇村党员干部和村委会 " 五朵金花 " 的带领下,留守妇女齐齐参与,不到三天就种下了省妇联联系碧桂园集团捐赠的 1000 株紫薇树,将这里打造成为英德市的网红打卡点和水边镇的经济增长点。

清远英德市水边镇由广东省妇联、中远海运特运公司和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组团帮扶,三家单位党委领导高度重视,齐心携力,共谋振兴,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捐资捐物,积极协调提升镇域基础设施,共同推进水边镇乡村振兴。作为牵头单位的省妇联,积极发挥妇女儿童工作优势,为水边镇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巾帼力量。省妇联主席许红表示,驻水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 " 驻镇工作队 ")要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对接水边镇,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省妇联联系碧桂园集团捐赠紫薇树,今年植树节在流寨村种下 1000 株,长势良好。

" 四张网 " 防返贫 完善设施提升幸福感

水边镇位于英德市西南部的边远山区,是山林茂密的生态镇,以麻竹笋、粉葛和水稻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经济较为薄弱。去年 6 月驻镇工作队进驻后,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加强组织建设入手,将全体队员组织关系转到镇里,成立工作队党支部,为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阵地基础。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驻镇工作队扎实落实防返贫工作,创新实施防返贫四级动态监测工作,织牢织密防返贫 " 四张网 "。水边镇有脱贫户 397 户 946 人,其中一般贫困户 107 户 379 人。驻镇工作队进驻后,就与镇村干部、村 " 两委 " 进村入户排查精准扶贫户 " 两不愁三保障 " 以及 " 八有 " 等情况是否达标,是否落实相关政策,不仅如此,对近两年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脱贫户也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教育、医疗、住房等各方面情况。特别是,驻镇工作队与水边镇创新设计走(遍)访登记表,实行网格化入户走访,建立走访台账,形成定期走(遍)访机制。针对 12 户脱贫不稳定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驻镇工作队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措施。

■驻清远英德市水边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合影。

防返贫是困难群众最关心的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则事关所有村民幸福感,为此,驻镇工作队加强与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村民幸福感。白坑村地理位置偏远,虽水资源丰富,但村民用水一直是大难题。驻镇工作队调研后,把握广连高速开通契机,研讨建设供水工程项目。在工作队积极推动下,目前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既解决了白坑村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还向广连(中交)高速水边服务区有偿供水,增加村集体收入。

此外,针对水边镇农产品质优价廉的优势,在驻镇工作队的协调下,三家帮扶单位大力开展消费帮扶,其中仅中远海运特运集团已经联系购买水边近百万元农产品,有效帮扶村民和村集体增收。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教育帮扶,发动教职员工捐书助教,帮助提升水边学校的办学水平。

■清远英德市水边镇流寨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幸福感提升。

建阵地强素质 妇女撑起 " 半边天 "

水边镇户籍人口约 1.9 万,常住人口仅 7626 人,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和很多乡村一样,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居多。" 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水边镇的女干部特别多,因此带动了妇女就等于带动了全镇。" 来自省妇联的驻镇工作队队长高永军说。据统计,水边镇 6 村 1 社区共有 49 名村干部,其中女干部 28 名,超过一半,真正撑起了乡村振兴的 " 半边天 "。省妇联通过 " 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 ",建设巾帼阵地,开展多种活动,积极引领水边妇女群众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

其中,在省妇联的指导支持和驻镇工作队的帮助下,水边镇党委政府扎实开展党员妇女队伍建设,以 7 个村委(居委)为单位完善 " 村居巾帼志愿队 " 组建,由党委政府牵头组建 " 水边巾帼党员突击队 ",初步完成巾帼党员 " 两支队伍 " 架构建设;通过 " 送出去 " 和 " 请进来 " 开展妇女党员培训教育,从强思想、重理论、学业务三个方面切实提升基层妇女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水边镇党委委员詹靖负责联系妇女儿童工作,她告诉新快报记者,省妇联帮扶之前,妇联工作是比较小的一部分,(省妇联)来了之后,对妇联工作很重视,指导要求更高,资源也更多,通过实实在在地开展一些活动,培训妇联执委,妇女的社会参与度提高了,文化素养、思想意识各方面都有提升。

开展多种活动 乡村妇女参与劲头更足

每周五下午 5 点半,水边镇黄竹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就热闹起来,孩子们来到由广东省妇联支持建设的 " 儿童之家 " 看书、玩耍、做作业,还有妇联执委陪读。家长纷纷点赞:" 以前孩子放学后喜欢到水边玩,现在有了‘儿童之家’和‘五点半’课堂,又安全又省心。"

■省妇联筹资在水边镇新建妇女儿童之家,图为驻流寨村第一书记谢耘搬运书籍放置儿童之家。

针对水边镇缺少儿童活动场所的情况,省妇联筹资在流寨、黄竹、白坑三个村新建妇女儿童之家,目前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妇女儿童之家也是清远英德市 " 家越美 粤幸福 " 项目的一部分,项目在水边镇 7 个村社区启动,已经围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开展了多种活动:3 月 8 日妇女节组织女干部到横石塘镇踏青交流学习,3 月 11 日开展植树活动美化乡村,5 月 8 日母亲节组织跳操和送花活动,5 月 15 日国际家庭教育日开展 " 传承好家风好家训 " 亲子活动 ……

■清远英德市水边镇黄竹村,小朋友放学后来到儿童之家看书。

" 自从省妇联跟我们村结对后,我们的活动多起来了,我们妇女姐妹参加这些活动很开心,大家都积极热情。" 说起这些,白坑村妇女吴庆接露出笑脸。她告诉新快报记者,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乡村妇女的生活,关爱了困难妇女儿童,还提高了妇女素质。去年吴庆接选上了村妇联执委,经常要帮忙各种活动,但她干得不亦乐乎," 乡村振兴让我们有了这样的平台,能经常组织妇女姐妹一起(活动),大家都开心,工作和生活的劲头更足了,大家都愿意出力支持(乡村振兴)。"

流寨村村 " 两委 " 由五位妇女组成,被大家亲切地称为 " 五朵金花 "。党总支书记冯秋敏说:" 作为村两委干部全是女性的村,以前感到压力很大,现在有了各级妇联的帮扶,我们的信心和干劲都很足。而且以前妇女不太关心政策和村里的事,现在经过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教育,妇女的意识明显提升,参加活动和村里事务的积极性都提高了,我们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相关标签

碧桂园 乡村振兴 清远 幸福感 基础设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