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31
多措并举 广东三市助力忻城县稳就业促增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忻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广东实训。

110 多家、5400 多个、3246 名、3700 余人次 …… 这一串串数字,是 2021 年广东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对口帮扶广西忻城县以来,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和强化技能培训等举措,狠抓农村劳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2021 年两地协作开展大型线上线下活动 8 次,对接东部 110 多家企业提供 5400 多个就业岗位,共帮助 3700 余人次农村劳动力到广东就业,1800 多人次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因被帮扶获得稳定就业的实例,他们有的学到了本领,有的提升了技能,有的通过职业教育找到了心仪的公司,从此踏上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技能培训 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一根根柔韧的竹条,在编织师傅灵活的手指下不停翻动,左扭右弯,不一会儿功夫就成了一个精致的水果篮 ……2021 年 10 月 28 日,在广东茂名信宜市人社局和广西来宾市忻城县人社局联合举办的 "2021 年粤桂协作信宜忻城竹器编织 "(专项)培训班上,四位竹编师傅分组传授竹编技艺,现场参加培训的学员们都看得聚精会神,直呼 " 太厉害了!"

■粤桂协作竹器编制(专项)培训班上,师傅正向学员展示竹编工艺。

家住忻城县的樊女士正是培训班的一名学员,学习结束后,她通过编织竹器就实现了家庭增收。" 孩子都外出务工了,我学习编点菜篮、水果篮,家里用得上,卖了还能赚钱,非常实用非常好!" 樊女士笑着说,她现在除了忙家里的劳作,闲时就编竹具,一个月能给家里添补 1500 元左右,对改善生活帮助很大。

自 2021 年以来,广东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通过强化粤桂两地协作联动,精准劳务需求对接,优化就业服务,为忻城县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提供了多重保障。

" 我们通过发动东部企业技术师傅到忻城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以及联合企业组织用工人员到外地定岗培训,组织忻城县特殊学校学生到企业开展实训等方式,开展竹编、养蚕、制绸等职业技能培训、种养技术培训 15 期,培训农村就业人口 637 人次,并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上岗就业和种养技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为促进稳定就业筑牢基础。" 茂名市驻忻城县协作工作组组长叶茵茵说,通过联合对口帮扶忻城县,聚焦 " 农村电商 "" 南粤家政 "" 竹品工艺 " 等职业技能优势,创新 " 部门合作 "" 企企合作 "" 政校企合作 " 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东西部就业供给和用工需求精准对接,并有效提高劳动力就业质量,实现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与企业用工的双赢。

职业教育 开启 " 实训 + 就业 " 模式

2018 年 7 月,初中毕业的小罗得知忻城职业技术学校与信宜市组成了 " 校校结对 "" 校企合作 ",他马上申请了入校就读。" 他在学校期间认真学习汽修技术,假期还去校外汽修厂勤工俭学增加实践经验,还代表学校参加来宾市技能大赛获奖了。" 忻城县职业技术学校罗校长说,通过努力,小罗来到广东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最后半年直接由学校推荐到广州国光电子有限公司实习,并且在 2021 年 6 月正式入职工作。" 感谢有这样的好政策,为我指明了就业方向,更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 小罗在接到协作部门的回访电话时,一再激动地表示感谢。

依托东部职业技术院校的结对帮扶和东部龙头企业合作,引入广东现代职业技术培训理念,创新职业人才共培模式,并组织农村家庭子女到东部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挥东部龙头企业丰富资源开展 " 订单式 " 人才培养和就业推送,这正是粤桂协作开启的 " 实训 + 就业 " 帮扶模式。

通过两地职业技术学校结对,目前对忻城 48 名农村家庭学生开展了职业教育帮培,而当前粤桂协作正进一步推进人社部门 + 东部企业 + 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两地三方合作,探索形成带动更多农村家庭子女实现定向培养和优质就业的带动模式。

■用工企业通过远程直播招聘平台与忻城就业人员开展线上招聘活动。

网络招聘 搭建平台有力促就业

技能提升、教育保障,这些都是粤桂协作深耕 " 促就业稳增收 " 的重要方面,而如何高效对接两地企业、人力资源,促进东西部就业供给和用工需求的精准对接。

" 通过搭建就业信息服务政府合作平台,实现两地共建共享,信息互通、需求对接,为忻城县农村劳动力到东部地区务工提供岗位信息、就业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招聘洽谈等免费就业服务。" 信宜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张德志说。借助信宜市和忻城县协作共建的远程实时招聘中心,用工企业还可以无偿开展个性化、零散化的 " 线上就业招聘会 ",并由政府部门提供跟踪服务。通过开发远程面试、直播带岗等新模式,有效打破时空界限,降低招聘成本,实现两地及时、便捷、常态化的劳务招聘合作开展,为用工企业和就业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通过两地人社部门的接洽,东部三市的一优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劳务服务企业分别和忻城县行业对口企业签订 " 好心家政 " 就业服务合作协议,两地企业通过 " 服务互补,资源共享 " 的方式共同推进忻城家政行业用工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产业带动 开启 " 大产业 +" 带动模式

农村人口走出去,实现了就业稳增收,但粤桂协作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是要创新协作模式,推动两地在消费、产业、人才等领域深化协作,多向带动忻城地区促进就业、稳岗增收。

■粤桂协作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丝绸厂内工人正在作业。

通过打造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区、南方牛都、忻城县澳湖肉羊全产业链项目等,粤桂协作大力发展忻城桑蚕、牛、羊等带农联农紧密的产业龙头,强化 " 企业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 " 产业发展带动机制,并以园区、基地等为依托,整合县内企业技术人才和地方农技部门、科研机构专家,组建种养技术指导服务团队,强化乡村产业示范作用,推动农户高集中高标准发展忻城特色种养产业和就近参加就业。三大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辐射带动地区 41 个村(社区),提供直接就业岗位 5000 个,带动农户发展产业 10000 户以上。

粤桂协作还开启 " 产配 + 销扶 " 的带动模式,先后组织忻城企业和种养大户到东部参加消费协作和展销活动,引进茂名城投集团、茂名中农合创等企业与忻城进行购销合作,大力发动东部机关事业单位开展消费帮扶,并通过多种举措拓宽大湾区市场对接,并融合文旅活动和电商线上推广等方式强化品牌打造和宣传销售。2021 年以来共帮助采购、销售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 6549.82 万元,通过消费赋能让农民分享更多产值增收红利。

采写:新快报记者 严蓉

图片:受访者供图

相关标签

就业 广东 培训 技能培训 技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