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5-31
点亮微心愿!20个困境儿童家庭实现家居微改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六一前夕,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百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

点亮萤萤微光,温暖颗颗童心。六一儿童节前夕,九岁的月月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床,不再需要与母亲一起睡了;十六岁的烯烯告别了木板和木凳搭成的 " 简易床 ",他的书本也有了崭新的书桌作为 " 安身之所 "…… 今年六一前夕,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下简称 " 市未保中心 ")链接资源,为百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同时为 20 个困境儿童家庭实现家居微改造,打造良好的居家环境和学习环境。

微心愿:书桌

受助对象:烯烯

16 岁的他有了整洁书桌

书本如今都有了新的 " 归宿 "

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16 岁的烯烯(化名)就要面临着人生第一场考验——中考。临近中午,烯烯还在崭新的书桌上分秒必争,埋头苦读。烯烯的母亲萧姨系上了围裙蹲坐在庭院里摘菜。广州进入龙舟水时间,烯烯一家住在一座有着超过三十年楼龄的自建房里,内外的墙已经斑驳,按照萧姨的话来说,"(房子)没有漏水已经很好了 "。

■烯烯正用崭新的书桌完成作业。

一周前,市未保中心帮烯烯实现了微心愿,购置了书桌和床。鳌头镇务丰村村委三位工作人员替烯烯搬来了新书桌和新床,还用了四个小时贴心为其免费安装。那时烯烯还在鳌头中学寄宿,只有到了周六日他才会待在家里。

在新的书桌和床到来之前,烯烯睡的床也跟父母差不多,是用木凳跟一块几厘米厚的木板搭起来的,平时做作业用的书桌也用了五六年,已陈旧不堪。以前用的书桌没有附带书柜,烯烯用过的课本、课外书等只能装在批发市场常用来装蔬菜和水果的塑料筐里,隔了南方带着潮气的地面,也能存放但终究不是好的 " 归宿 ",而现在这些书本都有了新的去处,被整整齐齐安放在书桌上方的书柜上。

" 十几年付出,总会有奇迹的 "

烯烯家中几处都装上了无障碍扶手,这是给烯烯的父亲唐叔用的。2008 年,唐叔出了车祸,落下一级重度残疾,失去自理能力,行走不便,也不能开口说话。

家中的 " 顶梁柱 " 塌了,萧姨不得不硬扛着,一边要照顾唐叔,一边拉扯烯烯长大。以前唐叔只能卧床,分身乏术的萧姨放弃了外出打工谋生,在家附近种上几分地,养了家禽,拿到市场去卖,以补贴一下家用。靠着种菜养鸡和低保金,一家人就这样风里雨里扛过了十几年。

尽管家庭条件艰苦,勤劳的萧姨还是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烯烯家中放置了四五个大冰箱、冰柜,萧姨说是到附近小学实习的老师用过的,离开时带不走,冰箱里头的铜线等已经被卖给废品站,剩下冰柜冰箱壳子被萧姨捡了来当作置物柜用,冰柜里的物件摆放得非常整齐,萧姨说:" 这些冰柜密封性好,东西放里面也不会被老鼠啃了去。"

值得庆幸的是,这十余年,萧姨日复一日拉着唐叔到外面走路散步,还不时雇了摩的司机到几公里外康复站去做康复治疗,唐叔的情况渐渐有了起色,现在靠着房子里安装的扶手勉强能在家中走动," 十几年付出,总会有奇迹的。" 萧姨一直对丈夫康复怀抱希望。

" 会继续努力,考上理想的高中 "

客厅墙壁上密密麻麻地粘贴了数十张奖状。午饭过后," 童梦辅导员 " 便会通过手机在线上对烯烯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这是由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发起的公益项目,通过招募大学生志愿者为困境儿童进行一对一结对学业帮扶。两个月前,烯烯就开始不间断地上课,这对于即将中考的他来说是一场 " 及时雨 "。

萧姨告诉新快报记者,以前烯烯各方面成绩尚算可以,就是英语一门徘徊在三四十分左右,有了 " 童梦辅导员 " 每次两个小时的学业辅导,烯烯的英语成绩提高到了六七十分,很有希望考上合适的高中。

烯烯家的平房傍着一道小山坡而建,白天父母房间略显昏暗,烯烯的房间那扇窗却能漏出天光,攀爬植物沿着窗户不断向阳生长。烯烯说:" 非常感谢叔叔阿姨们帮了我许多,我会继续努力,目标是考上从化区第七中学。"

微心愿:床和书桌

受助对象:月月

9 岁的她 拥有了小小床铺

客厅茶几充当书桌

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

上周,9 岁的月月(化名)有了属于自己的床,终于不用跟母亲和弟弟挤在一块了。

月月的母亲珍姨身材瘦小,已有白发从发根开始蔓延,如果不是珍姨亲口所说,也不知道她才年过四十。

珍姨说,以前一家生计靠丈夫维持。" 老公在餐厅厨房做饮食,一个月也能有四千元左右的收入。" 丈夫因故离世,留下珍姨独自抚养孩子。家中顿失顶梁柱,珍姨只好到镇上打零工糊口。

珍姨所在温泉镇是广州知名的旅游景区,每当进入冬春季,往来泡温泉、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也带动了当地村民收入和就业。珍姨就是靠着在当地酒店做保洁赚取微薄的收入,珍姨也有想过去工厂流水线上,只是这样两个年幼的孩子就没人照顾了,两相权衡,珍姨选择了后者。

■市未保中心工作人员为月月(左三)带来了彩色笔、书包等文具和牛奶坚果等食品。

珍姨一家所住的红砖房是 2014 年由珍姨丈夫所建,由于家庭困难,一直没有多余资金装修,内外墙均没有抹面,二楼的小阁楼更是连窗户都没有装上,一家三口也只能挤在同一张床上入睡。家庭条件如此,拥有一张书桌也成了奢望,月月进入学龄后,客厅的茶几也被充当成书桌,月月常常搬上小板凳,摊开课本,迎着大门投射进来的光就开始做作业。弟弟跟邻居的孩子常在客厅玩闹,她也在爱玩爱闹的年纪,偶尔会被弟弟吸引注意,无法专心投入学习。

随着年岁愈长,月月开始拔个,茶几的高度也不再合适,月月只能弯腰驼背就着茶几的高度寻找比较舒服坐姿,终归对身体发育还是不利的。而且月月大了,也要学会接受与母亲分床而睡,这些珍姨都看在眼里,因而区未保中心在搜集困境儿童家庭微心愿时,珍姨就希望微心愿活动能帮孩子购置到新的书桌和床。

生活条件再困难

也要让孩子继续读书

5 月中旬,市未保中心为月月一家链接了床和书桌等资源,珍姨另辟房间把新床和书桌搬进去。夏天已至,珍姨还为孩子装上了蚊帐和凉席,月月终于有了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再需要弯着腰去学习。

然而,教育支出是这个贫困家庭最大生活压力。珍姨说自己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吃了不少亏,更能明白 "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在月月升上三年级之际,尽管收入不高还是咬咬牙替她报了辅导班,辅导班的费用接近珍姨打零工收入的一半,珍姨说:" 我读书少,现在辅导孩子的语文数学都不会,有了老师辅导女儿才能好好地完成功课。" 儿子幼儿园的学杂费则是珍姨另一件烦心事,每个学期的学杂费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但珍姨早立下决心,就算借钱也会让孩子继续读书。

这两年失去丈夫,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珍姨扛下了什么,外人无从知晓。" 以前几乎每天都能到酒店做保洁,现在每周能有个两三天。" 珍姨盼着疫情能赶快过去,旅游业慢慢复苏。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图片:受访者提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