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5-31
风吹麦浪农忙时,无锡近58万亩小麦实现丰产丰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 小满 " 已过,无锡各地一片片金色麦浪预示着丰收。五月下旬以来,无锡的小麦正式进入夏季抢收阶段。据无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加强跨区作业收割机调度保障,目前,全市夏收进程过半,根据最新测产数据,全市近 58 万亩小麦较往年实现了丰产丰收,质量也较上年好。从目前的看来,今年小麦亩产有望高于去年。

锡山区:产量 " 三增一平 ",高产典型较好

除江阴、宜兴,无锡市区小麦种植面积最多的当属锡山区。得益于 " 天帮忙、人努力 ",今年,锡山区小麦产量呈 " 三增一平 " 良好形势,总产增、穗数增、单产增、千粒重持平。据介绍,由于小麦播种以来,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同时,病虫害轻、种植品种好优质品种占比 84.2%,再加上春管到位,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决落实 " 戴着口罩抓生产 ",确保小麦生产田间管理、病虫监测、巡查指导、农资保供等各项工作正常运作,人、物、机保障到位。

经调查,今年锡山区高产典型较好,种田大户刘亚洲在锡北镇承包种植的 950 亩小麦,最高产量达到 475 公斤,亩均单产比 2021 年可增 10 公斤。今年锡山区小麦单产预计较 2021 年的 322.5 公斤 / 亩增加 10 公斤左右,总产量预计达 1.5 万吨以上。

惠山区:农机跨区调度,夏粮食增产成定局

得益于全区多措施确保耕地应种尽种,今年,惠山区小麦收获面积大幅增加。为全力保障夏收顺利开展,针对惠山区收割机数量不足和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况,惠山区农业农村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保障夏收工作。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协调作业的农业机械跨区调度,坚持 "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 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外来人员防控隔离政策,并专门建立夏收外来作业人员登记制度,做到人员清、情况明、措施严,还为外来作业人员提供了隔离场所,切实保障了农机手来锡后的正常作业。

据介绍,去年秋播时,受天气影响,部分田块烂耕烂种,播种质量较差。惠山区加强技术指导,狠抓春季田管,经清沟理墒、春季化除、施好肥拔节肥等促弱转壮措施和近期赤霉病等病虫防控,特别是 4、5 月份的天气非常利于小麦籽粒充实。根据苗情点数据,产量结构协调,亩穗数 28.2 万、每穗粒数 41.0 粒、千粒重 47.0 克,虽然穗数和粒数较去年持平略减,但千粒重却增加了 4.3 克,增幅达 10.1%。从已收割的小麦产量结果看,高产的田块亩均实产超 500 公斤,大多数大户的亩均实产在 350-400 公斤。预计全区小麦亩均实产在 350 公斤左右,总产达 6615 吨左右,分别比去年的增 17 公斤 / 亩和 2219 吨,增幅分别达 5.1% 和 50.3% 左右。

滨湖区:小麦开镰," 闲置荒地 " 画丰收

为促进粮食稳产保供,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2021 年年初,滨湖区启动高标准农田连片整治行动,将闲置荒地、农田设施、环境配套等进行提升改造,致力打造 " 田成方、路相通 " 现代农田格局。随着新良田的投入使用,湖湾农田总面积将增至三千余亩,滨湖每年粮食产量将达数千吨。

小麦亩产增长的背后,离不开数字化智能改造,滨湖区大量农事服务在装上 " 数字引擎 " 后直接推动了粮食增收。今年以来,滨湖区在全市率先对麦田、茶田、果田等农田的综合农事服务进行改革,先由政府统一制定标准,然后交由专业机构执行无人机 " 飞防 " 等农事作业,以保证农产品的高质量。据悉,今年滨湖区小麦种植面积有近 2000 亩,预计亩产同比增加近 30 公斤,增长幅度近 10%。

随着粮食生产的规模化趋势,农民对高效快捷的农事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滨湖区农业农村局主动靠前服务,开展综合农事服务改革,从开方、配药、施药等环节坚持一个标准,开展无人机 " 飞防 " 等农事作业,抓细抓实 " 三夏 " 生产,以实际行动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滨农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