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鸟儿清鸣、海浪翻腾、家人唠叨、玩伴耳语 …… 世界上有很多美妙的声音。然而有一群孩子,他们是被上帝蒙上耳朵的天使,在他们的世界里,马路是安静的,下雨天是安静的,爸爸妈妈也是安静的。
生活给他们关了一扇门,总有人给他们打开一扇窗。不久前,广东祈福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彭宏主任亲自主刀给 5 名重度听障患儿植入人工耳蜗。5 月 25 日,在儿童节来临之际,孩子们的人工耳蜗成功开机,他们终于能正常听到声音。
" 嘀 …… 嘀 …… 嘀 ……" 当天上午在广东祈福医院,随着人工耳蜗的开机声,5 名重度听障患儿都陆续听到了声音。2 岁的程程是 5 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因为第一次听到声音,他被吓得一激灵,大哭着往爸爸怀里钻。在此之前,他的世界是一部无声电影,1 岁时确诊双耳极重度耳聋,爸妈无法接受。他们带着孩子四处求医,终慕名找到彭宏。彭宏详细评估程程的情况后表示,程程主要是耳蜗听觉感受器出了问题,耳蜗和听神经发育都是好的,这是人工耳蜗的最佳适应症,两岁正是学说话的年龄,必须尽快手术治疗。家长接受了彭宏的建议并请她亲自主刀为程程植入了人工耳蜗,今天成功开机听到外面的声音,程程哭了,而爸爸妈妈终于笑了。
" 珊珊,我是妈妈,你听见吗?你跟妈妈念,妈妈,妈妈 ……"9 岁的珊珊戴上人工耳蜗开机后,妈妈紧张又兴奋地教她说话。珊珊双耳极重度耳聋,语言能力很差,日常表达只能通过看口型简单发音。有位老乡看到珊珊的情况后,建议珊珊妈带孩子找彭宏治疗。彭宏全面评估了孩子情况指出:",孩子年龄较大,已错过言语发育的最佳时期(儿童语言发育的黄金期为 2-3 岁),但是耳蜗和听神经发育没有特殊异常,医学上可通过植入人工耳蜗让孩子听到声音,9 岁也还有抢救性康复价值。妈妈欣然接受了治疗方案。开机时珊珊听到声音紧张又开心,她学着妈妈发出 " 么么,么么 " 的声音。" 通过后期的训练,她的语言能力会越来越好。" 彭宏稍有遗憾地表示," 还是来得太晚了,她和程程的预期康复效果对比会非常鲜明,因为程程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早,越早治疗,康复效果越好。"
相比程程和珊珊,另外三个孩子的手术更有难度。6 岁的心心四年前植入了单侧人工耳蜗,现在说话交流和同龄孩子没有差别,但是孩子方向感差,在嘈杂的环境下,孩子很容易听混淆。妈妈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单耳听还是没有双耳好。于是决定再找彭宏植入对侧人工耳蜗。
但心心的耳蜗有骨化,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难度会很大。彭宏迎难而上,她对畸形耳蜗、耳蜗骨化等特殊疑难病例有丰富的手术经验,成功完成了手术。对侧人工耳蜗开机后,心心开心说道:" 现在我两个小耳朵都能听见了。"
8 岁的彬彬是前庭导水管扩大,原本戴助听器,但效果不理想,近期听力下降,非常影响学习。他妹妹也患有听力障碍,两年前找彭宏做了人工耳蜗手术,现听力和交流能力和正常孩子一样。看到妹妹的成功经历,爸妈也带彬彬植入了人工耳蜗。这次过来开机调试,第一次通过人工耳蜗感知世界,他很开心:" 果然比助听器清晰多了。"
孩子们都喜欢喊彭宏 " 宏妈妈 ",开机调试结束后,他们送上亲手书写的感谢信。
" 这个世界,每一分钟的声音都不一样,越早植入人工耳蜗,能越早帮助听障孩子接近正常孩子的听觉言语发育水平。" 彭宏指出,听障儿童非常强调 " 三早 " 原则,即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应在 1 岁前尽早植入人工耳蜗康复听力和语言,2 岁时才能有望达到同龄健听儿童的语言发育水平;重度和极重度听障成人和老人也应在听障发生后及时植入耳蜗,才能有望达到最佳听力康复效果;对于听力语言基础较差的大龄儿童和青少年,排除其他手术禁忌症后,只要有正确的期望值,也可以植入人工耳蜗康复听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潘增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