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潘荣)6 月 2 日,亚马逊发布关于 Kindle 中国电子书店运营调整的重要通知,公司将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停止 Kindle 电子书店在中国的运营,此后,用户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通知发布后,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前列,引起网友们的讨论。不少网友表示不舍," 感觉像一个朋友要离开了。" 也有网友调侃," 这下真的成泡面盖了。" 现代快报财经猎豹曾报道,今年年初,Kindle 大面积缺货,就有传言其将退出中国市场。
亚马逊官宣 Kindle 将停止中国的运营
6 月 2 日,一则亚马逊 Kindle 服务号关于 "Kindle 中国电子书店运营调整 " 的通知,在部分消费者的朋友圈刷屏。
通知称,亚马逊将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在中国停止 Kindle 电子书店的运营。在此之后,消费者将不能购买新的电子书。对于已经购买的电子书,可以在 2024 年 6 月 30 日之前下载,并且可以在此后继续阅读。
亚马逊表示,对于在 2022 年 1 月 1 日之后购买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并且符合相关退货条件的用户,将提供非质量问题退货服务。退回亚马逊的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须购买于亚马逊中国授权经销渠道,且处于可正常使用状态。
当天,现代快报财经猎豹查询电商平台看到,亚马逊 Kindle 已关闭部分平台的官方网店,还有的平台仅销售四款 Kindle,其他款式均显示无货。
通知发布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起网友们的讨论。不少网友表示不舍。有网友称:" 我还想着买新款呢,每天通勤包里都会有携带 Kindle 的习惯,虽然不是每天都会用到,但至少在我迷茫与焦虑的时候,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容身之所’。" 还有网友表示:" 太难过了,感觉像一个朋友要离开了。"
南京姑娘蒋晓雯也感到舍不得," 我从刚上大学时就已经使用 Kindle 看书,在上面看了有上百本书。" 蒋晓雯告诉现代快报财经猎豹,有朋友觉得使用 Kindle 是装文艺,但她确实享受到了 Kindle 阅读带来的便利,省去买书的钱,携带也方便," 我仍会保留自己的 Kindle,感谢 10 年来的陪伴,这是我买过最有价值的电子服务了。"
不过,也有网友调侃:" 这下真的成泡面盖了。" 阅读爱好者秦磊告诉现代快报财经猎豹,虽然 Kindle 使用方便,但在他的心里永远比不上纸质书," 使用起来还是有些鸡肋的。" 前几年购买的 Kindle,如今成为家中的闲置物品。
多次结合 " 中国元素 " 开拓市场
Kindle 电子阅读器是亚马逊在 2017 年推出的产品,诞生之初曾火爆一时,美国图书行业的龙头企业 B&N 和 Borders,都曾受到 Kindle 带来的冲击。其中,Borders 在 2011 年申请破产保护,并关闭和清算了 226 家线下门店。而 B&N 则效仿亚马逊,在 2009 年推出 Nook 阅读器。
公开数据显示,亚马逊推出的创新产品中,Kindle 电子阅读器和 Echo 智能音箱都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亚马逊占美国电子书销售额的 79.6%。
2013 年,Kindle 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官方旗舰店开店不到一年,店铺粉丝就已经近百万。在中国市场中,亚马逊曾进行一系列 " 全球首次 " 的尝试。
具体来看,硬件方面为中国用户推出白色版 Kindle,首次为单一国家研发联合品牌的 Kindle ——亚马逊 KindleX 咪咕电子书阅读器,补充了大量网络文学资源。设计方面,还推出故宫文化和敦煌文化联名礼盒,以及还推出了专为中国用户定制烟紫和玉青款 Kindle Paperwhite,积极通过 " 中国元素 " 拓展市场。阅读方面,Kindle 还利用其外文图书资源的优势,设计了生词提示、内置词典等功能;并为中国用户在微博、微信分享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
近年来,阅读环境逐渐优化,能够阅读的 " 屏 " 也逐渐增加,Kindle 面临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2008 年 9 月,专注于数字阅读的掌阅科技成立。2015 年,掌阅科技推出了首款 iReader 电子书阅读器,近年来先后又推出 iReader Light2、iReader Smart Xs 等新产品。2019 年 11 月,小米公司推出了首款墨水屏阅读器;同期,逻辑思维也推出了电子阅读器;2020 年 3 月,科大讯飞发布了全球首款彩色电子阅读器,将电子阅读器发展带到新的阶段。
除电子阅读器外,还有不少手机阅读 APP。2015 年 8 月,微信团队推出了微信读书 APP,还有七猫免费小说、番茄免费小说、樊登读书、咪咕阅读等平台。
公司重心转向跨境电商和云计算
" 近年来,市场中出现的各类电子阅读器、APP 等,都对 Kindle 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周耿向现代快报财经猎豹表示,产品体验方面,国内出现各类电子阅读平台具备有声、彩色等体验,而 Kindle 的功能则相对单一,售价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的发展。阅读图书版权方面,有的阅读平台可以根据用户阅读情况,通过数据分析预测销售比较好的图书并购买版权,但 Kindle 则没有这样的功能,后续内容更新可能不太会吸引用户。
不久前,亚马逊发布了 2022 财年第一财季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1164.44 亿美元,同比增长 7.3%,净利润为 -38.44 亿元,同比下降 147.42%。第一上海证券分析认为,报告期内,公司电商业务增速放缓,但云计算服务订单规模稳健增长。
近年来,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中心逐渐转向了跨境电商和云计算服务,在中国建立了包括亚马逊海外购、亚马逊全球开店、亚马逊广告、亚马逊全球物流等在内的跨境电商业务,以及亚马逊云科技和亚马逊智能硬件与服务等云计算服务。公开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亚马逊海外购成为亚马逊全球海外购业务第一大站点,销售额达 2015 年的九倍多,创历史新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