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贵州已记录到鸟类 500 余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达 110 种 ……6 月 2 日,贵州省鸟类学会挂牌仪式暨第一届理事会第 2 次会议在省生物研究所顺利召开,此举标志贵州省鸟类学会正式成立,全省鸟类保护研究工作者以及爱鸟人士从此有了一个 " 家 "。
贵州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种数居全国前列。而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誉为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 " 前哨种 " 和 " 指示种 "。目前贵州省调查记录到的鸟类有 500 余种,约占全国鸟类物种总数的 35% 左右,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达 110 种。有 " 中国黑颈鹤之乡 "" 中国鸳鸯之乡 " 等与鸟类有关的生态品牌,但与其他领域相比,我省鸟类保护与研究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为能更好地保护、发展、合理利用鸟类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维护生态平衡与健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省内一批优秀的鸟类专家和学者,联合发起成立了贵州省鸟类学会,贵州省生物研究所则作为贵州鸟类学会业务的支撑单位。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学会的成立,将为我省鸟类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出谋划策,也标志全省鸟类保护研究者和爱鸟人士,自此有了 " 娘家 "。
贵州省鸟类学会理事长匡中帆表示,未来,学会将努力团结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整合和调动各方力量,逐步壮大学会专业队伍,与各科研院所、高校及相关组织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会整体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助推全省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与研究。同时,发挥专业优势,为政府有关决策提供科学支撑,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源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