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甘肃省歌剧院创作的歌剧《不遥远的胡麻岭》剧本研讨会在甘肃省文旅厅召开。
被称为 " 世界工程难题 " 的胡麻岭隧道是兰渝铁路的头号重难点工程,中国铁路建设者以当代愚公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历时 8 年,攻坚克难,完成了世界铁路建设史的奇迹。胡麻岭隧道的贯通,是全世界首个突破富水粉细砂地层条件下,成功建设的长大铁路隧道。
研讨会上,省歌剧院院长、编剧李天圣介绍了创作进展情况及剧本创作思路。与会专家对歌剧《不遥远的胡麻岭》剧本修改提升提出具体意见建议。
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用三个 " 好 " 高度肯定了该剧前期创作:" 首先,主题挖掘得好。《不遥远的胡麻岭》讲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近年来少有的反映工匠精神、劳模精神、愚公精神、科学精神的作品,以兰渝铁路修建、胡麻岭隧道贯通的故事,展现出党为百姓办实事的 " 连心路 "、老百姓奔向小康的‘致富路’。"
" 其次是艺术样式好。他认为:" 用歌剧的手法来表现铁路建设者在崇山峻岭之间攻克世界性难题的故事,表达了热情讴歌时代奋斗者的立意。还有,此次歌剧《不遥远的胡麻岭》创作团队全部由本土人才组成,是对陇原文艺铁军的一次培养和锤炼。"
我省秦腔剧作家、评论家严森林认为:" 好的题材是剧目成功的一半因素,而该剧堪称是当代青年的青春之歌。" 国家一级编剧、资深文艺评论家肖美鹿表示,该剧剧本唱词流畅灵活,题材选择非常好,剧本写出了胡麻岭隧道建设者的大国工匠精神,又充分考虑了甘肃地域文化元素,众多唱词都含有花儿韵味,别具一格。
国家一级编剧、我省著名剧作家王建平认为,现实题材创作是中国戏剧参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遥远的胡麻岭》集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这么一批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努力奋斗,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
目前,该剧前期创排工作和主创人员均已准备就绪。下一步,主创团队将根据研讨会上的相关意见再次打磨提升后,正式投入排练,有望于今秋立上舞台,为迎接党的二十大献礼。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责任编辑丨安娜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