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庞博 记者 李娜 文 / 摄)将人防通道入口改成餐馆门头,地下人防空间被当商户后仓?6 月 6 日,由南京市城治办公众联络处主办的第 17 期公众委员走进区街活动举办。市、区、街三级多名公众委员走进秦淮区,观摩秦淮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新成果,并从物业、法律、智慧城市建设等自身专业角度提出建议。
△人防通道下改成工作间
地下人防工程成商户 " 后仓 "?查处!
6 日上午,在秦淮区金銮巷,现代快报记者见到,大楼一楼是一家名 "XX 乐 " 的餐馆,从门头上看装修得颇为壮观。" 这家店的门头,其实是地下人防通道的入口。" 秦淮区人防办工程建设科科长孙翔介绍,近期,他们在巡查中发现,这家餐馆存在多处拆改破坏人防设施并占为己用的做法,比如,堵塞人防进出通道、破坏顶板、通过人防通道排污等。
△人防通道下改成工作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按照处置流程,区人防办接到举报或者在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针对人防设施的违法行为,会首先联系人防设施使用人查明情况,要求改正,涉及专业恢复的要有人防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改正方案、施工单位进行改正施工,最后由人防主管部门进行改正验收,并视情向秦淮区城管局移交,秦淮区城管局根据当事人违法情节、配合改正情况并结合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做出相应处罚。由于上述案例需要重新设计、改正施工等,目前正在联合处置中。
观摩中,红花街道作为秦淮区综合行政执法尖兵,也得到了多位公众委员点赞。红花街道地处南部新城核心区,片区建设项目众多。红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创新流程化、片区化执法,与 79 处在建项目方逐一签署管理承诺书,破解检查 " 进门难 "。他们围绕提升执法办案专业能力,每月组织专家讲座、案例研讨、案卷评查等专业培训。创新以 " 无人机巡航 "+ " 工地综合监管微信公众号 " 研发应用,对所有工地在线建档,高清视频动态跟踪,提升执法效率。此外,还编制了全科查验和全科执法 " 两张清单 ",整合安全生产、排水排污、环境保护、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多个执法领域,统一使用全科执法文书,简化处置流程,实现 " 一次上门、全面体检 "。2019 年以来,工地领域累计办理案件 200 余起。街道获评江苏省 " 推进基层审批执法服务力量先进单位 "。
关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公众委员这样建言
市公众委员、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苗永强表示,上述商户对于地下人防设施的破坏让他感到震惊。"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商户对于人防、消防工程的管理力度和要求不是很了解,而物业服务企业在商户的拆改施工中也没有按照国家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因此,他认为,作为一名物业从业者,今后有必要多宣传有关于消防和人防方面的法规和知识,如果在拆改过程中就能发现并督促商户改正,那么对于人防工程的破坏就会小很多,改正也会相对容易。后期他会持续关注这家商户对于人防设施的改正,也欢迎城管部门针对这种拆改问题多向物业行业进行解读、培训。
公众委员徐松林从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多执法队伍融合后的协作问题是目前他们在全国其他城市碰到的最多的问题。因此他建议,秦淮城管作为全市第一个改革到底的区,要加强一支队伍的融合、协作和效率,加强一件事综合查一次、一件事综合到底的效率,多力量整合,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同时也对街道赋予更大的处置能力。
据介绍,2019 年,根据秦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秦淮区城管局将 80% 的执法力量、220 项行政处罚权下沉至街道(管委会)。此后,秦淮区城管局执法大队承接了房产、建设、人防、水务等全新领域,和保留停车、渣土等共 58 项执法事项。移权部门向秦淮区城管局移交案件,首先核查移交案卷主体是否明确、事实是否清晰,核实完毕后约谈当事人,本着消除隐患改正为先的目的,要求当事人按照主管部门的意见进行改正。
秦淮区城管局副局长吕剑介绍,秦淮区城管局对全区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培训、监督、考核;指挥调度全区城管执法力量完成各类专项执法、重大保障行动等。2019 年以来,各街道(管委会)城管类案件数量和罚款金额不断实现 " 双增长 ",基层城市治理有效提升。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