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庄社区一处老旧楼院遇到污水管网改建难题,经社工委出面协调,这件 " 急难愁盼 " 终得化解;
杨家园社区一杂物堆积点,经社工委委员老马改造,变成居民 " 拉家常 " 调解矛盾的 " 老马会客角 ";
红山根社区一条脏乱差的土路,由社工委轮值委员牵头多方动员,在短短几天内修整成为平坦的便道 ……
兰州日报社在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 喜迎二十大 " 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中,采访小分队先后深入这些街道社区,从中感受到一件件办理有速度、让居民安心又暖心的实事,无疑体现了城关区 " 社工委在行动 " 的成果,打造了为民服务的特色样板,彰显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同时激励全区人民意气风发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治理 " 提速升温 "
社工委让居民安心又暖心
年过七旬的马国成是酒泉小院居民,也是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工委委员,因 " 爱管闲事 " 被大伙称为 " 老马 "。2021 年,老马清理院内一处影响邻里关系的杂物堆积点,并将其改造成邻里们拍手称赞的 " 老马小花园 "。久而久之,这个小 " 据点 " 成了民意收集点、邻里矛盾的化解和调解处," 老马小花园 " 也由此变身为 " 老马会客角 "。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志愿者加入社区矛盾调解队伍。
为营造美好的小院环境,老马还利用空置的土地,打造出了 " 共享小菜园 "。杨家园社工委通过发挥民意民智,将社区网格化管理触角延伸到户,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去年 10 月,铁路东村街道何家庄社工委组织委员、志愿者等开展 " 走千家入万户 " 活动。社工委委员赵栓在走访时得知,兰州煤炭公司家属院因存在违建、地下管道老化、污水管破裂和污水横流等问题,给院内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且因该院是 " 三不管 " 楼院,基础设施薄弱且维修养护难。接到反馈后,按照 " 谁主张、谁认领、谁跟踪 " 的原则,赵栓主动认领并全面跟进该项目。经赵栓深入了解,原来该家属院在改造期间,因院内车棚占压污水管道,导致污水管道无法正常改造,进而造成楼院污水管破裂,污水横流现象。何家庄社工委主动对接社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区住建局房改办,协调项目施工方负责人,联合对该楼院污水管走线、布局和维修进行实地勘探,勘探结果与居民反馈一致,对此何家庄社工委正式向社区党委申请,兰州煤炭公司家属院下水管网改造项目立项。
改造动工以来,赵栓每天往返该家属院与社区间,及时向社区反馈下水管网改造情况。同时通过搭建居民议事平台,鼓励居民参与进来。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因小区没有物业,小区管理和维护等又成了问题,社工委发挥小区居民的能动性,努力实现改造后常态化、长效化、优质化自治治理与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
实施 " 三大行动 "
助力社工委机制高效运转
作为全市率先全面推行社工委工作机制的城关区,按照 " 党工委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 " 总要求,在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上不断取得实效,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举措,逐步形成了区域共治、互联共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 推动基层治理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城关区以社工委工作机制为抓手,创新实施常态驻守、志愿服务、评 " 心 " 定级三大行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城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王蕾如是说。
实施 " 常态驻守 ",由 64 个区直部门、单位采取包抓方式,通过 " 一对一 "" 多对一 " 方式与 154 个社工委结对,壮大 " 朋友圈 "。将各包抓单位确定为社工委核心成员单位,吸纳各包抓单位班子成员担任社工委委员,各包抓单位干部按照每人每周不少于 3 天的时间要求,1160 名区直机关干部全身心投入社工委工作,全面增强社工委沟通协调、统筹调度、资源整合能力。
按照 " 每周一主题 " 要求,组织开展 " 社工委在行动 " 委员进工地、进社区宣讲安全生产、养老防骗等主题活动,将 239 名具有安全生产知识的委员纳入 " 安全生产资源库 ",组建四支志愿服务宣讲队,常态化参与安全生产重点任务。以社工委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为主体,对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进行有效整合,各社工委基本涵盖 " 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 红色长城护卫队 "" 家园携手帮扶队 " 三支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社区实际,保留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确保志愿服务队定位准确、设置合理。
同时,以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为导向,组织开展 " 社工 " 评 " 心 " 定级活动,综合考量社工委委员作用发挥、街头便民 " 党建驿站 " 打造、为民事项办结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则依次划分 5 个等级,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集中评选活动,授予相应等级标牌,推动形成 " 能上能下 " 的动态评定管理模式,采取 " 以奖代补 " 形式对优秀社工委给予经费支持。
截至目前,城关区共培育涉及环境保护、应急救援、乡村振兴等 10 个领域 56 个优秀服务项目,全部纳入社工委服务群众 " 资源清单 ",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
充实 " 成员力量 "
推动基层治理实现新突破
2022 年初,城关区委组织部组织召开社工委工作专家指导会暨优秀案例初评会,邀请兰州大学、甘肃省委党校、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五名高校专家围绕 " 基层能力建设、治理服务导向、协商议事功能、打破区域壁垒、数字赋能治理 " 主题进行阐述和交流研讨。
" 专家们针对城关实际而提出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开展社工委工作具有很强针对性、指导性,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社工委机制、举措办法、功能作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凝心聚力’工程,提升城关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 在采访中,城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蔚峰这样说。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 文化历史教研部副教授李喻认为,兰州市创新组建的社工委,是推进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点睛之笔,在建立长效共建体系的同时,可健全对于社工委基层参与者的保障和服务。
目前,随着省市区三级驻守干部加入,已成为各社区社工委重要力量,多方合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同样,对于国有大中小型企业,也应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可通过以工代资或者以资代工,细化 " 对流 " 渠道,精准对标靶向,合理配置优化资源,以期人尽其才,充实社工委成员力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现新突破。
今年 3 月,由城关区委组织部牵头编写的 "1.0 版 " 城关区社工委运行指导手册出炉,梳理总结了各领域社工委为民办事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取得成效,以及 25 个社工委优秀案例,打造为民服务的特色样板,便于社工委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同步提升,推动形成百花齐放的社工委工作格局,让居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总 策 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肖兴吉 张 鹏 柴希中 杨晟途 文 / 图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