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记者 刘姝媛 / 文 孙岩 / 摄 / 拍摄视频
" 遇见榆树,遇见美好。今天为直播间粉丝推荐的升元冷面很多人也都吃过,但可能不知道这款耳熟能详的冷面是我们道里区榆树镇企业生产出品的。" 在道里区榆树镇后榆村村委会,两名主播在直播间为榆树镇的吃喝玩乐购奋力打 call,他们吆喝的不仅是榆树镇企业出厂的升元系列食品、喀秋莎酸黄瓜、喜利大黄米锅巴,还有榆树镇寒地草莓基地、当地民俗餐饮门票等。
手机变身 " 新农具 "、直播变成 " 新农活 "、流量变成 " 新农资 "。榆树镇党委书记土建民表示,卖货不是初衷。真正的用意,是希望借助电商平台粉丝流量宣传榆树,让更多人知晓榆树,来感受榆树的风土人情,持续打响榆树农文旅特色品牌,让榆树镇率先领跑,探索一条以旅游农业为引领的共富路径。
日前,记者来到搭建在榆树镇后榆村村委会的 " 遇见榆树 " 电商直播间。主播唐艺萌和刘家增正在对台词,为 15 分钟后的直播做准备。唐艺萌是榆树镇党委秘书,刘家增是后榆村副主任。" 政府资金有限,网红主播价格太高,只能由我们兼职。但我们对镇情况熟悉,也有感情,直播起来不比网红差。" 唐艺萌信心满满。
上午 10 点," 遇见榆树 " 直播正式开始。" 我们今天推荐的所有产品全部是榆树镇辖区内的企业,它们多数都是由农民企业家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创办而来的,这些黑土地上的企业踏踏实实的专注于企业,专注于产品,它们做企业讲诚信、讲口碑,这一批批 " 实实在在 " 的乡镇企业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就业。" 两名主播除了为镇里的企业带货,介绍榆树镇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风土人情。" 记者观察到,连续两个半小时的直播,累计在线人数上千人。据了解,今年 3 月 31 日 " 遇见榆树 " 首播,此后每周定期直播,每次两个到三个小时,当日累计在线人数 5000 多人,当时粉丝 1000 多人。目前直播 18 场,累计在线人数 18699 人。
榆树镇为啥要用直播带货方式拉动经济发展?农村电商直播负责人、镇人大副主任姜淞赫告诉记者,现在视频、直播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新时代、新型农业,也需要新农民转变观念。榆树镇想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一方面,推广本镇农产品,另一方面,把 " 榆树镇 " 的牌子打响,或许有更多人知道、了解了榆树镇,愿意来投资建设。姜淞赫,这位 28 岁哈工大毕业的小伙子,从今年年初起,着手开展农村电商筹备调研工作,梳理镇里农产品企业资源,提出 " 通过线上引领,线上线下交互促进 " 的方式,拓宽产品销售渠,扩大镇域产品知名度。姜淞赫还亲自写直播脚本,带领团队制作原创短视频,以此引流积累粉丝。榆树镇党委政府还牵头,面向全镇居民和机关干部先后进行两次培训。" 一方面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把技能送给大家,拓宽村民经营思路,进一步和市场接轨。两期培训,线上线下共有 2000 多人参加培训。" 姜淞赫说。
如今 " 遇见榆树 " 已小有名气。目前周边多个街镇和村屯都表达了想跟 " 遇见榆树 " 直播合作的意愿。" 我们为主动上门的企业提供免费直播服务和载体,帮助他们建立电商账号、电商店铺,还出面与物流服务商洽谈,把运输价格从 3 公斤 10 元左右降到 3.2 公斤 3.5 元。" 姜淞赫说。
" 当下最重要的是打开农资产品电商销售渠道,让更多的农民受益。" 姜淞赫说,下一步,榆树镇将大力扶持电商产业,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 "1+1>2" 的良好效应。
编辑 于赛楠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