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近日发布了 2021 年度 "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其中,由中国生态学会推荐,兰州大学生态学院、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邓建明团队与安黎哲、贺金生、刘建全等团队合作研究的项目《中国旱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随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及其调控机制》成功入选。这是记者 7 日从兰大获悉的。
研究团队历时 8 年对我国旱区典型生态系统进行了大尺度野外调查,收集了 20000 余份样品,结合室内实验和理论建模与模拟分析等研究手段,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极大拓展了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还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因地制宜地制定我国旱区的保护政策、生态管理与修复等方面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2021 年度 "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 是由两院院士、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由 15 位院士组成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的。此次的年度评选,旨在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2021 年度入选的进展内容反映了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前沿发展动态,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技术创新,鼓励生态环境科学研究,营造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兰大生态学院科研团队的成功入选,充分彰显了兰大生态学院在生态环境领域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生态学院师生扎根西部、服务区域乃至国家重大战略的重要成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孔德胜
编辑丨包学枫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