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无锡市二院检验科负责人黄红宇
获评 2022 年 " 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 "。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
是近 1000 个日日夜夜的付出。
疫情发生以来两年半的时间里,50 多岁的黄红宇和年轻人一起上一线核酸班,白班夜班连轴转,从没有周末和节假日,被称为医院的 " 老黄牛 ",以忠诚、坚韧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扛起核酸检测的重任,守护着医院和无数患者的安全。
以院为家,弱肩担重任
" 早一分钟出报告,就能早发现病毒早隔离;早一分钟出报告,就能让来院就诊的病人及时得到医治。" 黄红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年 2 月 17 日晚,医院临时接到 3000 多管标本,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出检测报告。时间紧任务重,黄红宇主动加班,带领核酸检测组的几名员工,通宵未眠,准时完成了检测任务。2 月 18 日她做了一整天的核酸检测,2 月 19 日是周日,她又一个人承包了当天所有的核酸检测任务,从早上 7 点多忙到第二天凌晨 3 点,在办公室眯了两三个小时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对黄红宇来说,已经是平常。自 2020 年年初以来,市二院检验科约完成 100 万管左右 500 万人次的核酸标本检测,平均每天的量超过了 5000 人次。为了完成任务,她几乎住在了医院。检验科卢洁技师提到,有一次和黄红宇一起值夜班,凌晨她睡觉的时候看到黄红宇在做核酸检测,等她早上醒来的时候黄红宇还在做,这让她非常感动," 黄主任把每一分钟时间都用到了工作上。" 检验科库房有张躺椅,那是黄红宇两年多来睡的最多的一张床。
倾囊传授,打造过硬队伍
2020 年疫情刚刚暴发时,市二院检验科仅 5 人有核酸检测资质。在分子免疫领域工作了近 20 年的黄红宇认识到这一 " 短板 " 后,立即倾囊传授技术,培训和锻炼科室的技术人员核酸检测能力,保证了医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掌握主动权。目前,68 人的检验科已有 50 余人取得核酸检测资质,成为核酸检测的中坚力量。
市二院检验科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是江苏省临检中心 PCR 上岗证的实验培训基地,黄红宇作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带领团队先后培训了近 200 名本院和其他医院的技术员,打造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其中许多人作为无锡对外支援核酸检测队员,先后转战南京、扬州、常州、天津、连云港和上海等地,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
她还积极参与建设无锡市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完成了从实验室布局设计、改造搬迁、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生物安全备案证、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技术验收合格证等一系列工作。
医者初心,诠释大爱情怀
作为科室管理者,黄红宇一直管理和业务工作 " 一肩挑 ",既负责指挥调度,又亲自上阵参与检验,是休息的最少而工作量最大的一个。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前,她从未叫过苦,总是开玩笑地说自己身体挺好的。但作为女儿,作为母亲,她的内心也有放不下的牵挂。
今年四月份时,正是国内疫情最吃紧的时候,黄红宇忙碌在核酸检测一线,在人手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带领队伍没日没夜地连轴转。她的爱人华军是心胸外科副主任,带领 60 人的核酸采样队支援上海抗疫,直到端午节前才完成任务解除隔离,与家人见面。夫妻两人在各自的战场上奋战,偶尔打电话聊的也是工作,却不知老家的父母生病住院。
五月份时,黄红宇在南通老家的母亲扭伤了腰住院治疗,直到身体好得差不多了才告诉她这件事。" 他们总是说,知道你忙,不用担心我们,我们都挺好的。报喜不报忧,连生病住院都瞒着。" 黄红宇说,因为没有时间,她已经一年半没有回家看过父母了,两年半没有和在国外留学的女儿见过面了。
" 很多人都问我,那么拼为什么,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工作做好。我们夫妻两人都是医务人员,责任所系,性命相托,不敢大意。"
黄红宇说,医务人员是抗疫战场上的白衣战士,战士的天职是服从,所以再苦再累,哪怕拼上性命,也不会有半步退缩。
500 万人次的核酸报告,见证了黄红宇为抗疫工作的付出和汗水。在危险面前,她选择面对,在责任面前,她选择担当。她用言行诠释了医者的信仰和执着,用初心践行了医者的大爱。
来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