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6-09
广州黄埔:政企联手稳畅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6 月 8 日,由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主办的 "2022 稳畅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链座谈会 "(以下简称 " 座谈会 ")在广州国际生物岛举行。

座谈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政企联手是此次座谈会的最大的亮点。来自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广东省药监局、广东省药检所、广州海关、广州市发改委、广州市商务局、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州市药检所、广州港及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 20 多位政府代表与近 20 家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共同探讨如何保障进口生物医药产品及相关生产原料供应稳定,进一步实现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畅安全,加强大湾区生物制药的药品和原材料进口基地建设,携手助力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本次座谈会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落实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 "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 工作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生产供应安全有序的重要举措。

黄埔出台硬核措施 力保生物医药畅通供应链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阻碍了全球经贸往来,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需要进口生物医药产品和相关生产原料的生物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是广州生物医疗产业核心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 3000 家,年产值占广州市六成以上。2021 年营收规模突破 1500 亿元,位列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第一梯队,涵盖药品、器械、试剂等领域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同时,基因与细胞治疗、新型疫苗和 mRNA 制药等新兴领域优质企业也在加速聚集中。

据悉,为了解决企业的供应链、产业链的痛点堵点,近期,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精准出台了《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稳定畅通国际贸易供应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 " 措施 "),支持企业多渠道选择货物进出港,打造白云机场、广州港绿色通道等多项举措,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链、供应链稳定。其中,针对区内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措施》鼓励建设生物制品等特殊物品的查验场所,保障相关物品快速通关。

国家、省、市、区协同建设大湾区生物制药进口基地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强化与国家、省、市部门沟通联动,积极探索生物医药政策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广州口岸功能,确保外贸平稳、供应安全、生产稳定,大力建设大湾区生物制药的药品和原材料进口基地。

据悉,该区取得国家药监局支持,筹建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和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广州工作处,并与国家药监局及其下属专业技术机构建立人才交流机制。

该区与广东省药监局签署《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合作框架协议》,取得省药监局支持各项先行先试政策(如港澳药械通、港澳外用中成药简化审批等)落地该区。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苏盛锋表示,广东省药品销售额超过 2500 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药品消费市场,加上独有的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和器械的先行先试政策,有得天独厚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条件。在全国目前已获批的 27 个药品口岸中,广东省内就有 4 个,广州开发区是其中之一。广东基础好,完全有条件建设打造全国进口速度最快、手续最简、流程最优、服务最好的药品进口服务设施。

为进一步稳畅企业链,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本次座谈会提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改革措施,包括:在省内 4 个口岸通办药品口岸进口的通关备案手续;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药品进口通关备案工作的高效、规范;开展研发用药品进口的试点工作,以及一企一物的药品白名单,简化前置审批手续。

据广州海关综合处副处长何敏慧介绍,为畅通生物医药原材料的进口渠道,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广州海关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立联动机制。例如,开展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 " 白名单 " 制度试点,纳入 " 白名单 " 的研发用进口物品不需办理《进口药品通关单》、《医疗器械注册证》等行政许可文件,实现进口研发物品快速通关。同时,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设立华南生物材料出入境公共服务平台,是华南地区首个、也是国内继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之后的第三个生物材料快速通关平台。在本次座谈会上,广州海关现场邀请企业 " 扫码 ",请企业就药品医疗器械口岸通关便利提出解决方案。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调研员张云珠表示,近期广州市药品进口备案业务量相对比同期增长了 20% 以上,目前该局正积极研究简化手续,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广州市药检所副所长李薇表示,该所主要业务情况主要是进口药品的检验,希望企业从进口注册开始就和该所沟通,尽量压缩时间。

企业期待多措并举 驶入黄埔生物产业 " 快车道 "

座谈会上,得到了众多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建议献策。本次参会的企业有,阿斯利康、赛默飞、诺华、罗氏、龙沙、默克、碧迪医疗、丹纳赫、赛诺菲、恒瑞、百济神州、华润医药、诺诚健华、康方生物、万孚生物近 20 多家。其中,出席嘉宾包括 10 家世界 500 强外资医药企业的中国区负责人及众多本土 " 专精特新 " 生物企业的代表。

世界 500 强企业英国阿斯利康公司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设立阿斯利康中国南部总部,开展药品销售等业务。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谢琼表示,广东省及广州出台了一系列简化通关流程,缩短生物医药药品检验的周期缩短等的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和口岸机构通力合作,让阿斯利康对在华南地区发展充满信心。

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中国首家精准医疗客户体验中心已在广州国际生物岛运营,并在广州科学城设立生产基地。赛默飞世尔中国区制造运营副总裁程强表示,近期,很多防疫物资转到广州科学城生产基地进行生产,这是黄埔区一手抓防御,一手搞经济,做好双统筹工作的最好证明,也是保障赛默飞对华南地区发展以及中国业务发展的最根本前提条件。

百济神州是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内的从事抗肿瘤新药开发和商业化的创新企业。该司副总裁王英群表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与该司保持密切的沟通,确保公司能够持续生产,各类进出口业务都能正常运行。随着业务的发展,下一步会有药品的成品进口需求,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在供应链通畅方面提供帮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魏启宇 黄嘉庆

相关标签

供应链 广州 生物医药 产业链 生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