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6-09
专访|中国社科院倪鹏飞②:县城城镇化,江苏如何抢抓机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 郡县治,天下安。2022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到 2025 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

△倪鹏飞

江苏县域经济强,苏南多座县级市常年居全国百强县前列,江苏应当如何抢抓发展机遇?现代快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

倪鹏飞指出,结合《意见》提出的分类引导县城发展,苏南地区要推动就医、社保、教育、就业等一体化发展,同时要把优势产业转向高端制造业,加强与周边城市对接,成为长三角整体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苏中和苏北地区最重要的就是补短板,加快现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平台的建设,继续实施苏南地区向苏中、苏北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以下是现代快报对倪鹏飞的专访,对话分为上下篇,这是下篇。

县城如何分类引导?

现代快报:《意见》提出要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根据功能定位将县城划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五个类型,应该如何理解分类引导县城发展?

倪鹏飞:这五种类型县城其实可以分三类来理解。第一类,大城市周边县城。无论是从产业上还是从人口上,大城市周边县城都是趋于流入,拥有较好的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县城都面临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与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差距较大,人口和产业转移意愿不强烈。针对这些县城,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公共产品,实现一体化和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化。

第二类,专业功能县城和农产品主产区县城。这些县城无论是在产业上,还是在人口上,都有聚集的潜力。像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首先它一般都是人口稠密地区,城市化率相对比较低,还拥有产业基础,具有很大潜力。但是目前这类县城存在 " 生活环境 " 和 " 营商环境 " 两块短板。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可以依靠中央和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进行解决;在营商环境方面,改善政府治理方式,提升政府治理水平,两者相结合,实现县城有序聚集。

第三类,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和人口流失县城。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县城一般区位条件相对较差、位置较偏远、交通不便、资源枯竭、产业衰退。未来如何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紧凑型发展方式,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环境比较差的县城,将其变成紧密型或紧凑型城市,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重新整合,同时抓住机会走向转型,转向生态县城、旅游县城和文化县城等方向,凸显新的比较优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县城发展差距未来是拉大还是缩小?

现代快报:大城市周边县城明显发展条件更为优越,有观点指出县城发展即将迎来分水岭,县城发展会在未来拉开不小的差距,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倪鹏飞:其实,县城发展的分化早已开始,未来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空间经济发展规律的使然。纵观发展历程,可以说分化是必然的,城市及县城间的需要存在适度分化,发展不可能完全等同。随着技术进步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空间格局的变化,不同的县城可能面临不同的命运,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和变动,有些可能从好变差,有些可能从差变好。总体判断未来中国县城和县域经济可能会出现收敛和分化并存的现象。一些资源枯竭、交通闭塞、人口流失的县域可能会衰弱、降级,甚至是消失;一些目前较为弱小的县城,也可能凭借资源区位等条件由弱变强而实现后来者居上;一些率先发展的县城可能继续引领发展,也可能走向衰落。总体上,未来县城发展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总体格局是分化与收敛并存,并逐步稳定在合理的区间。

另外,由于人口是流动的,县城分化并不等同县城收入的分化。政策最终目标是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实现有差别的共同富裕。政策原则是顺应规律并有所作为。

县域经济强省江苏如何抢抓发展机遇?

现代快报:江苏是经济强省,全国百强县江苏占 25 个席位,17 个千亿县," 苏南四小龙 " 常年占百强县前列,请问江苏各地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有哪些优势?应当怎么去推进?

倪鹏飞:我认为江苏是发展比较均衡的城市。虽然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县域划分为五个方面,但是从江苏地区实际情况来看,我认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居多。

大城市周边县城主要是指苏南地区的县城。相对来说,这些县城本身竞争力就特别强、城镇化已经很成熟,能够自发产生发展动力,甚至还能够促进周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此外,这一部分县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已经较为完善。所以这一部分区域推进城镇化的核心是从一个县城变成一个城市,不仅要推动就医、社保、教育、就业等一体化发展,同时要把优势产业转向高端制造业,甚至是专项服务业方面,要加强与周边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对接,从成为长三角整体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

而苏中和苏北地区,则以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居多,在人口数量和产业基础上具有潜在优势,这些区域城镇化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补短板,加快现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平台的建设。目前,江苏已经做得很好了,除了全国的转移支付之外,江苏省内就有转移支付,苏南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已经不少了。下一步,除了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外,还要有序选择县城,依次进行重点发展,同时,继续实施苏南地区向苏中、苏北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改善营商环境,降低营商成本,提高治理水平。

专访 | 中国社科院倪鹏飞①:中央重磅文件推进 " 县城城镇化 ",地方该如何推进?

现代快报 + 记者 杨晓冬 熊平平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江苏 基础设施 营商环境 社保 就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