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6-09
七旬老人被“忽悠”走了20万元投资款,4年多才要回本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遥)南京一名年过七旬的老人,被人 " 忽悠 " 走了 20 万元投资款,高额利息不但没拿到,本金也要不回来。老人为此头疼了 4 年多后,终于在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的帮助下,要回了自己的养老钱。

2018 年,鲍大爷在公园散步时,认识了一名南京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业务员。这个业务员热情地向鲍大爷介绍公司名下的投资理财产品,承诺每年可以给出 15% 的高额利息。

鲍大爷一开始不太相信对方说的理财产品,但看到营业执照、注册资金等信息后,觉得该公司还挺正规的。而且该公司的客户经理刘某还表示,投资款算他向鲍大爷借的钱,利息由他拿 5%,剩下的 10% 给鲍大爷。于是,鲍大爷就把 20 万元存款投了进去,期限为一年。

可一年过去后,该公司并没有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利息,刘某也无法从公司里取回鲍大爷的投资款。于是,鲍大爷将刘某诉至六合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过审理,判决刘某向鲍大爷支付 20 万元本金及利息。该案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没能查询到刘某名下的财产,找不到人,电话也不接。为了帮助生病的鲍大爷追回养老钱,执行法官查到刘某已与妻子王某离婚,但他们的离婚时间处于该案判决之后,唯一的房产也归王某。这些信息令执行法官产生了怀疑,觉得刘某是在转移财产,企图规避执行。

于是,执行法官查封了涉案房屋,并约谈了刘某的前妻王某。近日,王某在法官的劝说下,很快与鲍大爷达成和解,代刘某还了钱。

法官提醒,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所谓的高收益及各种虚假承诺迷惑,守好自己的 " 钱袋子 ",安享幸福晚年。在投资理财前,应多与子女商量,切勿擅自决定。

相关标签

理财 养老 南京 理财产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