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0 日上午,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甘肃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 " 文物科技创新论坛 " 在兰州开幕。本次论坛利用 " 线上 + 线下 " 的形式开展,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 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司长罗静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自 2019 年以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 专题任务从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等四个方面,部署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全国的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 200 余个科研团队参与了相关研究工作。
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科技部通过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21 世纪中心作为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在推动专项实施过程中,注重突出专项的公益性特征,坚持专项要支撑国家战略目标和部门业务需求,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希望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加快技术体系化、标准化进程;注重成果应用,提升系统性、预防性保护水平;强化多方协同,以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抓手聚集各方合力。
当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已逐步成为全行业的共识。2021 年 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十四五 " 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树牢文物保护要依靠科技的发展理念。
罗静表示,希望借助本次论坛,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文物科技,激发全社会参与文物科技创新的热情与活力,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对文物事业的支撑引领作用。
据悉,本届论坛将由 13 个项目的负责人或骨干代表对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科研进展进行展示汇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