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 月 11 日是全国第 17 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州市黄埔区 " 非遗传承 · 黄埔十古—— 2022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艺展演 " 活动在线上播出。
作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埔以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成为珠江口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次展演以不同形式的舞台艺术展现了黄埔灿烂且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对黄埔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
本次活动由黄埔区委宣传部和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黄埔区文化馆、广州市黄埔区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承办。
近年来,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从传统出发,力求创新,在摸清全区十类古遗存的基础上,综合历史文化价值、保存现状、分布情况、保护及开发利用潜力等要素,筛选了一批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点项目,确定了黄埔区古遗存保护及活化利用十大示范项目(片区),做深做细做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本次展演巧妙地将黄埔区古树、古村、古井、古屋、古庙、古塔、古巷、古道、古桥、古码头等 " 十古 " 遗存有机融入每个节目当中,用文艺的形式讲述一个个黄埔 " 十古 " 历史文化故事。展演分为 " 春之韵 "、" 夏之梦 "、" 秋之恋 "、" 冬之忆 " 四个篇章共计 12 个特色节目,结合波罗诞、扒龙舟、貔貅舞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多元化的呈现形式、全景式的舞台效果,彰显黄埔历史文化的魅力,让群众在文艺作品中感受悠久且灿烂的黄埔文脉。
以 " 黄埔十古 " ——古庙为创作背景的开场节目《祈 · 南海神庙》,用独具特色的民俗舞蹈,再现了古代国家祭祀海神,祈求国泰民安、海不扬波的情景,呈现了这座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 年),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建筑格局最完整的海神庙的气宇恢弘。
女声合唱《梦里的珠江缓缓流》曲调悠扬,恰如南海神庙古码头遗址旁缓缓流淌的珠江水,日夜荡漾,记录着多少依恋与乡愁。
取材于黄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扒龙舟 " 的民俗舞蹈《凤艇谣》,别出心裁地呈现了女子龙舟比赛,即 " 凤艇 "。节目中,黄埔古村的女子头戴竹编凉帽,划过一道道古桥,伴着山歌赛龙夺锦,悠扬的曲调唱出了广府女性淳朴、率真的美好品德。
黄埔区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本次文艺展演,黄埔区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努力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 活 " 起来,张扬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孙旭东 徐啸 成力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