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11 日是我国第 17 个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主题是 " 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 "。当天,由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州博物馆、都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都匀市水家学会联合承办的 " 黔南州 2022 年水书书法展 " 在都匀杉木湖畔州博物馆开展。
" 水书 " 开展仪式
" 水书 ",是水族先民创造使用的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通常说的 " 水书 " 含义有二:一是指古老神秘的水族文字,是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符号,其形态古拙,笔画较汉字甚为怪异。二是指 " 水书 · 习俗 " 的文化典籍,主要靠一代代的 " 水书 " 先生通过手抄、口传流传至今。" 水书 " 文献典籍记载着水族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蕴藏着水族的哲学、天文、历法、易学、地理、历史、民族、民俗、宗教、伦理等学科内容,堪称 " 水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成为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典籍,是我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文化遗产。
" 水书 " 作品
20 多年来,全国水族人口主要聚居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挖掘整理、保护传承、翻译研究、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2002 年 3 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将《水书》列入首批 "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06 年 5 月," 水书习俗 " 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并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目前,黔南州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 " 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
省级非遗(水书习俗)传承人韦佩君讲解水书文化
今年以来,黔南州和都匀市联合举办了 " ‘传承水书 • 书写时代新画卷’水书习俗培训班 ",广大水族及其他民族同胞积极参加 " 水书 " 习俗和 " 水书 " 书法培训线上或线下学习,自觉把个人学习 " 水书 "、弘扬水族文化的学术理想,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其中有 80 多岁的省级非遗(水书习俗)文化传承人,有年仅几岁的小孩,形成了争相学习 " 水书 " 书法的良好氛围。
水族女同胞韦良芝和她的 " 水书 " 作品
6 月 11 日,在第 17 个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之际,黔南州和都匀市联合举办 " 黔南州 2022 年‘水书’书法展 " 展示了 100 多件优秀水书作品,吸引了省内文化爱好者慕名参观,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表示,旨在通过 " 水书 " 书法作品展览,把鲜为人知的水族文字造型、神秘的涵义 " 复活 "、展现于社会公众,扩展 " 水书 " 和水族文化的宣传受众范围,让 " 水书 " 这一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少数民族文化瑰宝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在新时代新征程里,绽放其独特的、炫丽的民族文化之光。
来源 都匀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 周欢/ 统筹 张仁东/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