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6 月 13 日,辉瑞旗下创新药物、全球首个第三代 ALK 抑制剂博瑞纳(Lorbrena,通用名:洛拉替尼片 /Lorlatinib Tablets)在广州开出首批处方。ALK 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球创新疗法正式惠及我国各地患者,有望重塑现有治疗格局,助力患者实现更长生存时间、更少脑部转移、更高生活质量的愿望。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首席专家、临床医学科学家、胸科主任医师龙浩教授开出博瑞纳在广州的处方。
博瑞纳是具有独特小分子大环酰胺结构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今年 4 月 27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博瑞纳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NSCLC 患者的治疗,成为我国 ALK 阳性晚期 NSCLC 治疗史上重大里程碑式突破。
在中国,肺癌高居发病率和死亡率首位,疾病负担日益增加。NSCLC 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NSCLC 患者中有 3%-7% 的患者具有 ALK 基因突变,是肺癌亚型中患者人群相对较少的一类。ALK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平均年龄在 52 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黄金期。数据显示:20%-40% 的 ALK 阳性晚期 NSCLC 患者在初诊时就已发生脑转移,且发生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给患者生存带来严峻挑战。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癌首席专家、临床医学科学家、胸科主任医师龙浩教授介绍:"ALK 基因突变又被称为‘钻石突变’,这类患者对于靶向药物效果较好,随着 ALK 抑制剂的出现,ALK 阳性 NSCLC 患者的疾病进展获得了很好的控制。然而国内一代、二代 ALK 抑制剂陆续上市,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不断延长,然而目前针对 ALK 阳性 NSCLC 的传统治疗中,仍有颅内病灶不能得到完全缓解及获得性耐药的问题,尤其是常见的难治性 G1202R 突变。" 随着博瑞纳的上市,将更好地满足患者对于颅内治疗和耐药后治疗迫切的需求,缓解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博瑞纳是专为穿透血脑屏障和抑制 ALK 耐药突变而研发,洛拉替尼三期临床试验 CROWN 研究数据也证实了洛拉替尼在颅内疗效和抗耐药这两方面相比其他 ALK TKI 有突出优势。近期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公布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博瑞纳一线治疗 ALK 阳性 NSCLC 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突破三年,到第三年的无进展生存率可以达到 63.5%,且曲线趋于平缓,有望获得更长的中位 PFS。对于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接受博瑞纳治疗 3 年无颅内进展率高达 99.1%,有效阻遏脑转移发生。对于基线有可测量脑转移的患者,颅内完全缓解率高达 72.2%。这些亮点数据为也为医生选择一线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 ALK 阳性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的药物已有一代克唑替尼、二代阿来替尼等经典药物,但是临床上对于治疗脑转移的患者和一代、二代 ALK 抑制剂耐药的患者仍存在严重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而洛拉替尼的获批上市恰好能填补这一临床空白,实现对脑转移患者和一代、二代耐药患者的治疗,助力提高这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降低他们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龙浩表示:" 我们希望洛拉替尼能够尽早通过进入基本医保,提高患者可及性,同时促进临床用药的升级换代。"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推动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2020 年 7 月,博瑞纳作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获得海南省药监局批准进口,已有数位患者在海南接受博瑞纳的治疗。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