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学遇上南京
奇妙的化学反应产生了
对南京的爱
自文学家笔下汩汩流淌
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里
处处都有南京的踪迹
在异彩纷呈的明清小说里
南京同样是作家钟爱的对象
他们用一支生花妙笔
尽情书写南京
这位具有古典气质的主人公
石头城观潮、秦淮河游船
灵谷寺赏梅、三山街逛店、燕子矶踏青
跟着古典白话小说,来一次奇妙旅行
看看那时南京的街巷景物
打卡南京
从石头城到秦淮湖
金陵建都之地,鱼龙变化之乡。那金陵城傍着石山筑起,故名石头城。城从水门而进,有那秦淮十里楼台之盛。那湖是昔年秦始皇开掘的,故名秦淮湖。水通着扬子江,早晚两潮,那大江中百般物件,每每随潮势流将进来。湖里有画舫名妓,笙歌嘹亮,仕女喧哗。两岸柳荫夹道,隔湖画阁争辉。花栏竹架,常凭韵客联吟;绣户珠帘,时露娇娥半面。酒馆十三四处,茶坊十六八家。端的是繁华盛地,富贵名邦。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
石头城
《初刻拍案惊奇》收录短篇小说 40 篇,以 " 拟话本 " 形式讲述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
作者凌濛初 ( 1580 — 1644 年 ) ,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 ( 今吴兴 ) 人。
凌濛初
凌濛初出生于官宦家庭,青年时期时热衷功名,可是命运不济,55 岁才走上仕途。明朝天启年间,他客居南京之际,受当时文坛风气影响,开始拟话本创作。
后来应邀将单篇的作品结集出版,这就是《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凌濛初有较长时间的南京生活经验,因此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南京元素。
打卡南京
灵谷寺看梅,金陵第一胜景
忽一日,合城乡官有公酒在灵谷寺看梅。原来,这灵谷寺看梅是金陵第一胜景。近寺数里皆有梅花,或红或白,一路冷香扑鼻,寺中几株绿萼更是茂盛。到春初开时,诗人游客无数。
这一日,吴翰林也随众同来,到了寺中一看,果然好花。
吴翰林同从乡宦吃酒,赏看了半日。到得酒酣换席,大家起身各处玩耍。吴翰林自来西壁上看那些题咏,也有先辈巨公,也有当时名士;也有古诗,也有词赋。细细看来,大都泛泛,并无出类之才。忽转过一个亭子,又见粉壁上一首诗写得龙蛇飞舞。
——《玉娇梨》第四回
灵谷寺
《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该书成于明朝。
《玉娇梨》在 19 世纪已传至西欧,先后出版有法文、英文、俄文、德文译本。小说讲述明代正统、景泰年间的故事。
太常正卿、金陵人白玄有个女儿名叫红玉,美貌有才。奸臣杨御史想与白家联姻,被白玄拒绝。
灵谷寺八功德水
杨御史怀恨在心,举荐白玄出使番邦,伺机置他于死地。白玄出使前将女儿托付给妻舅吴翰林。
吴翰林带着外甥女回金陵避难,偶见金陵才子苏友白的题壁诗,爱惜其才,欲将外甥女红玉嫁给苏友白。
苏友白与白红玉的恋情几经波折,最后终于与白红玉及其表姐卢梦梨成就好姻缘。
打卡南京
冶城道院赏梅
幸喜宜兴陈定生、贵池吴次尾,乃杜中契友,寓在蔡益庵书坊之中,时常往来,颇不寂寞。只因曾约陈,吴二友,往冶城道院同看梅花。时值天气晴朗,换了衣妆,早去赴约。遂即唤过书僮看守寓所,自己出门往冶城道院而来。只见碧草翻天,绿柳匝地,游人士女三三两两,各携玉液,无不饮酒行乐。
——《桃花扇》第一回
朝天宫
打卡南京
端午节秦淮河驾船赏灯
适值五月端阳佳节,南京风俗到得此日,无论绅士商贾俱各驾船游玩,吹弹歌唱。…… 二人携手出门,缓步前行。已到秦淮,定生问说:" 如此佳节,怎的不见同社之人?" 次尾说:" 想必都在灯船会上。" 说话之间,见有河房一座,挂灯垂帘,甚是清雅。…… 二人方坐下饮酒。正饮之时,只听鼓吹之声振耳,知是灯船将近,凭栏观望,远远见一只灯船,内有一女客歌唱,三个男子吹的吹,弹的弹,向水榭而来。——《桃花扇》第四回
秦淮河画舫
打卡南京
三山街逛书店
却说南京地方三山街上有书坊一座,乃是蔡益庵开设,铺内书籍充箱盈架,列肆连楼,不但兴南贩北,积古堆今,而且严批妙选,一精一刻善印,无不俱全。
——《桃花扇》第十三回
今天的三山街一带
《桃花扇》是明末戏剧作家孔尚任写的一部传奇剧本。
全剧以 " 明末四公子 " 之一的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线索,展现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
孔尚任
剧中人物都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戏剧家在一些细节上做了艺术加工。
以男女爱情来写国家兴亡是这部剧的一个特色,自问世以来长盛不衰,被改编成京剧、昆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
中国现代戏剧家欧阳予倩曾将《桃花扇》改编为电影和话剧。
打卡南京
清明时节燕子矶踏青
有话即长,无事则短。不觉腊尽春回。清明时节,王宣慰要去燕子矶游玩踏青,摆列侍衙,挈榼提壶,同郭京、乐和乘着金鞍骏马,出了观音门,就到矶边。那燕子矶是建康第一名胜之所。三春时候,柳明花放,士女喧阗,笙歌鼎沸。远远望去,宛然如一只燕子扑在江面。游人不绝,题咏极多。但见:
山势玲珑,石上都装螺子黛。苔痕鲜媚,路旁尽贴翠花细。下瞰万里长江,远萦若带。上倚千寻高嶂,近列如屏。远远见龙城凤阙,茫茫吐海市蜃楼。香车宝马,往来士女赛神仙。酒肆茶坊,罗列珍馐夸富贵。
——《水浒后传》第八回
那王宣慰看之不足,选一片绿茵平坡之土,高张锦幄,铺设绣裀,与郭京、乐和席地而坐。有许多王孙贵客,阀阅娇娥,各取胜处,游玩的游玩,饮酒的饮酒,任情取乐。王宣慰唤侍从摆列山珍海错,玉碗金杯,开怀畅饮。郭京说些风情趣话,乐和取过玉萧,吹得悠悠扬扬,移商刻羽,又清讴一曲,真是游鱼出听,飞乌回翔。王宣慰大加称赏。
——《水浒后传》第八回
燕子矶
打卡南京
山明水秀雨花台
郭京听了,用过早饭,瞒了尹文和,唤汪五狗跟随,竟到雨花台自去访问。
出了聚宝门,过了朱雀桥,一路山明水秀。不上二三里,远远见昨日那披发郎君,穿着紧身绣袄,拿张弹弓,随个小厮,从桃花林中走出。
——《水浒后传》第八回
雨花台甘露井
《水浒后传》是《水浒传》的续书,讲述劫后幸存的梁山好汉李俊、阮小七、李应、燕青等英雄重聚山林,反对奸臣恶霸,抗击金兵入侵,最后到海岛创基立业的故事。
书中描写好汉们与贪官恶霸等的斗争,有许多精彩动人的情节。京剧《打渔杀家》的故事,就取材于这部书。小说语言也多汲取民间口语,活泼生动,晓畅通俗。
打卡南京
到一枝园赴宴
走到桃叶渡口,小芸就雇了一只小板船,二人乘船而去。
原来这一枝园在秦淮河对过,若由利涉桥去,就要绕些路了,故此在河这边人要往一枝园,皆是雇船就近。一刻工夫船已靠岸。本来这个园子有所河厅 , 临河砌著石头码头 , 以便游人上下。对面一带河房皆是教坊。夏秋之间凡那公子王孙,多半假此宴客 , 因为这园内房廊宽敞,陈设精工,即招妓侑酒,亦颇顺便。吉庆和走出船头,望上一看,只见一排玻璃窗隔内,拉著水墨梅花白绫窗挡 , 外面一带朱红漆亚字栏干上,横著一块小小沈香木深刻的横匾,填著云蓝色 " 停艇听笛 " 四字。
——《南朝金粉录》
复向东转了个湾 , 便是这园子后门。进了后门,是窄窄的一条曲径,两旁皆种著修竹,穿过曲径 , 又是一道围墙,从围墙西首夹道绕至前面,中间开了个月亮门,上写著 " 梅花深处 "。
进了月亮门,吉庆和四面一望,只见奇峰叠岫,皆是玲珑石堆就的假山,山上种著百十株老梅 , 疏疏落落开 了几枝花。转入假山,迎面一座六角亭 , 亭之周围皆装著碧油阑干。打从左侧过去,是小小的一个鱼池 , 池上一道己字小桥。靠著右首围墙,又是一座玲珑石峰,山峰顶上也栽了七八株梅树 , 半腰里嵌著 - 块磨砖扁额, 写著 " 小香岩 " 三字 , 由己字桥过去,临池三间楠木客厅,便是镜水轩。
——《南朝金粉录》
《南朝金粉录》是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
湖北襄阳府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想起父亲搭救过的落魄青年韩宏正在南京做官,于是借了盘缠前去寻求帮助。
哪知韩宏不思知恩图报,反而过河拆桥,陷害吉庆和。南京士绅赵弼偶见吉庆和 , 见他举止端庄、语言倜傥 , 于是邀到家中坐馆,与其子赵鼎铭成为好友。
后来,吉庆和与赵鼎铭高中进士,并与有经邦济世之才的洪一鹗结为好友,三人事业有成,并与心上人结成良缘。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王子扬 / 文 赵杰 / 摄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