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六盘水 2022-06-15
600克!六盘水“最轻宝宝”出院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2 年 6 月 15 日上午,早产儿 " 小六零 "(化名)被父母从六盘水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接回市郊的家中。这是 " 小六零 " 入住新生儿科 92 天后,第一次脱离呼吸机以及与医护人员的朝夕相处。

" 小六零 " 是一名仅 7 个月胎龄便出生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仅 650g,出院时,考虑到家境困难,父母执意要带回家 " 听天由命 "。六盘水市妇女儿童医院医生担心孩子生命体征微弱、自主呼吸困难,虽极力劝说其送至新生儿科监护,却拗不过家属的坚持。医生给他们留下了联系方式,叮嘱 " 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三天后的 3 月 15 日," 小六零 " 在父母的怀抱下赶回新生儿科。

" 医生,救救她吧,孩子太严重了!"" 小六零 " 父母泪如雨下。

刚入院时的 " 小六零 "。

经检查,精神状态极差的 " 小六零 " 出现呼吸微弱、全身冰凉、心率低下、皮肤硬肿等症状,体重也降至 600g。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立即组织抢救。

" ‘小六零’入院那天,看上去非常可怜,身高只比我的手掌略长一点。" 主治医师陈文勇在四川华西医院进修时,曾参与救治了一名体重仅 490g 的新生儿。

护理一段时间后,小宝贝皮肤明显红润。

面对自己的孩子," 小六零 " 的爸爸忧心忡忡,他告诉医院:作为一名月收入仅 2000 余元煤矿工人,他恐怕承担不起 " 小六零 " 高昂的治疗费用,内心十分纠结。

得知情况后,陈文勇安慰说," 别担心,她是你的女儿,更是一条生命,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会尽最大可能抢救生命;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医保会报销大部分费用,只要孩子能康复,其他问题,咱们一起想办法。"

事后,陈文勇想为 " 小六零 " 募捐的消息得到医院支部同志们的积极响应,儿科支部 33 名党员和预备党员干部伸出了援手:医护人员为她家募捐了 2000 余元,院方还为其申请了 30000 元的困难救助金。

六盘水市妇保院将医护人员的爱心捐款交给 " 小六零 " 的父母。

" 由于长期不能脱氧,也不能脱离呼吸机,最初入院时,‘小六零’的奶量只能维持在 0.5ml。每隔 8 个小时,属于她的闹钟一响,医护人员就要立即对她进行喂养,真的非常揪心。" 陈文勇说。

600g 的 " 小六零 " 刷新了迄今为止六盘水市救治的新生患儿最低体重,她的护理极其考验医疗技术和护理细心程度。 " 当喂养间隔提升到 6 小时后,我们也充满了希望 "。陈文勇说,宝宝体质的逐步康复,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每天都带来了新的希望,当喂养间隔提升为 4 小时后,大家对 " 小六零 " 的康复都充满了信心。

就要分别了," 代理爸妈 " 和 " 小六零 " 一家合影留念。

经过 92 个日日夜夜努力, 6 月 15 日,一顿能吮吸 46ml 奶的 " 小六零 " 已经摘下呼吸机、告别氧气罩,由新生儿科的 " 代理爸妈 " 新手交由亲生父母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 小六零 " 的父亲满含热泪向新生儿科医生送来《感谢信》。

" 小六零 " 的爸爸在亲笔书写的《感谢信》里写到," 孩子现在的体重是 2200g 了,是他们全体医务工作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让我们家庭有了重生的希望 …… 我每次说要感谢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说,这是他们的医德。伟大的白衣天使们,我们永远铭记,无私奉献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下一代千千万万花朵的榜样,谢谢您们!好人一生平安 ……"

陈文勇与 " 小六零 " 合影。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王欣 / 统筹 李梦秋 蔡小兰 / 签发 高松

相关标签

康复 医生 进修 捐款 华西医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