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6-18
第二届“小包公杯”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大赛成功举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6 月 18 日,由广东省法学会主办,广东省法学会信息通信法学研究会、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二届 " 小包公杯 " 粤港澳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暨中国法治实践与发展青年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小包公 · 法律 AI 隆重举行。

与会嘉宾大合照。

本届 " 小包公杯 " 立足粤港澳,面向全国。比赛期间,大赛组委会收到来自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以及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内地和港澳地区高校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交的论文共 478 篇。经终评委员会讨论并投票,评出本科生拟获奖论文 72 篇,其中一等奖 12 篇、二等奖 25 篇、三等奖 35 篇;研究生拟获奖论文 27 篇,其中:一等奖 4 篇、二等奖 10 篇、三等奖 13 篇。

广东省委政法委二级巡视员、广东省法学会姜滨副会长在典礼上发言,对本届 " 小包公杯 " 比赛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称赞。他指出,通过本次举办小包公杯法律实证分析征文大赛,培养同学们进行法学理论研究、参加学术交流的兴趣,展现广东省法治智能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同学们体验法治智能化引领法治建设发展的巨大威力,掌握现代化的法律实证分析工具,增强自身的理论意识、学术素养。

姜滨发言。

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小包公 · 法律 AI 全程参与本次大赛的组织、筹备、发布、宣传与策划等工作。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小包公 · 法律 AI 创始人王燕玲表示,本次大赛各位指导老师和学生发挥了专业、严谨的科研精神,围绕法治中国建设,运用司法大数据对法学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王燕玲发言。

颁奖仪式后举行了 " 中国法治实践与发展青年论坛 "。五位获奖学生分别就疫情背景下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证言笔录瑕疵补正制度、平台灵活用工模式下外卖骑手劳动关系认定、《民法典》生态环境修复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等问题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论文观点陈述。随后暨南大学法学院郭宗杰副院长、中山大学法学院郭天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刘长兴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刘薇副院长、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张永忠教授对五位发言学生的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

学生与专家一对一点评环节。

主办方表示,通过 " 小包公杯 " 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面向青年学子,希望能为粤港澳青年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融合发展的平台,促使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法治事业;也希望大赛能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卓越法律人才,为促进中国法治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作出贡献。

采写:新快报记者 庄嘉宝 通讯员 廖丹

相关标签

人工智能 ai 包公 华南师范大学 粤港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