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6-18
不同凡响的广州天水堂博物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银球飞舞,缘聚乒乓,全民健身,快乐健康!

地处广州花都区狮岭镇一隅的 " 天水堂博物馆 ",最近摇身一变,变得不同凡响起来。

这个 " 天水堂博物馆 " 是花都巷陌中的一景。广州市乒乓球协会和天水堂博物馆共同合作建立的国球体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在这里敬敞大门,迎接社会各届人士到此参观访问,宣传中国乒乓球运动的丰功伟绩和国球文化。

地处岭南大地的广州,也充满了神奇,中国乒乓球的起步腾飞也许是从这里开始 ……

1959 年 4 月 22 日,广州的乒乓球世界冠军容国团在德国多特蒙德 " 第二十五届乒乓球世锦赛 " 载誉归来,并荣获中国体育有史以来所有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中国乒乓球队手捧男单 " 圣 · 勃莱德杯 " 载誉而归。从此乒乓球这项运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中,为中华带来了无比的精彩和无尽的荣光。

于广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乒乓冠军梁丽珍女士也是从这里起步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如今体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主要展示的物品,大部分均是曾任广东省体委副主任来自广州的世界冠军梁丽珍女士当年所珍惜的藏品,以及广州市乒协和相关领导及爱好者所捐赠的相关藏品。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老一辈领导人在看到了中国乒乓球队夺得的团体冠军 " 斯韦斯林杯 ",开启了体育与各国友好交流的外交思考。

1971 年,中国乒乓球队与美国乒乓球队之间的互访,打开了隔绝了 22 年中美交往的大门,创造了乒坛辉煌无比的传奇历史。通过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等一系列的创新部署,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格局以及与美国外交方面的相互关系,使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打造了日益强盛的基础。

自从毛泽东主席于 1963 年肯定和批示了国家乒乓球队徐寅生所发表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文章在人民日报刊登出来之后,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就逐浪高涨,如雨后春笋般湧现出许多英雄团体及一大批世界冠军人物,如庄则栋、徐寅生至当今的刘国良、樊振东等共一百一十六人之多,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这是梁丽珍所贡献的复制品 " 斯韦斯林杯 ",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杯。从那之后,几十年来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常盛不衰。在此展示的冠军杯之所以是复制品,因为真品是每届比赛均要带去现场,如连续三届得到冠军,才能得到一个复制杯永久保存。

在这里摆展的还有男子单打 " 圣 · 勃莱德杯 "、女子单打 " 吉 · 盖斯特杯 "、男子双打 " 伊朗杯 "、女子双打 " 波普杯 "、女子团体 " 考比伦杯 "、混双比赛的 " 兹 · 赫杜塞克杯 " 等七座冠军奖杯,是一座中国精神的丰碑,是中国乒乓健儿在历年的国际比赛中,通过几代人的拼搏努力所获得的荣誉。

再回过头来看看广州,这些年广州也有令人骄傲的成果,樊振东这位当前的世界冠军也来自广州,从广州的伟伦学校脱颖而出,当然还有他的校友刘诗文亦是中国女乒的世界冠军获得者。

天水堂博物馆所举行的国球展览,正是通过对国球的宣传教育来继承和发扬光大广州市的国球体育文化,大家共同探讨并磋商如何打造国球精神及文化的教育体系,使其能够展示国球最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缘聚乒乓、共向未来!

▲热心公益事业的天水堂博物馆董事长赵庆如先生

国球体育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秉承公益宗旨,免费向全社会开放。其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龙泉西路 4 号,目前每周免费对公众开放 6 天,逢星期一闭馆。周二至周日每天开放时间为早上 9 点至 11 点半,下午 2 点到 5 点。法定节假日开馆时间另定。咨询电话 020-86894328。欢迎社会各界前来参观。

编撰:悠然 摄影:陈克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