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北京时间 6 月 21 日 17 时 14 分将迎来夏至节气,标志着炎热的盛夏来临,意味着高温的炙烤开始。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每年公历 6 月 20 日至 22 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 90 度时,为夏至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 至者,极也 ",经过立夏、小满、芒种的不断蓄积,阳气在夏至达到顶点,大自然笼罩在一片炎热之中。
(海报制作:安宁)
夏至来临之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且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此后,昼渐短,夜渐长,直到秋分,方得平均,我国民间有 "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 的民俗说法。
夏至,中国古时又称 " 夏节 "" 夏至节 ",素有祭拜先祖、祈福美好的习俗。《周礼 · 春官》中记载:" 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周代夏至日祭祈神明,意在消除疫病和灾荒;汉代以后,为祈求五谷丰登,粮仓充实,历朝历代几乎都有祭拜仪式。
(海报制作:安宁)
夏至是民间 " 四时八节 " 之一,中国人喜欢美食,不同节令有不同的应景食物。" 各地夏至食俗虽有差异,但吃面却大有共识。夏至新麦已收获,人们尽兴吃面,有尝新之意,既解馋享口福,也是盛夏的便捷饭食。南方有阳春面、干汤面、麻油凉拌面等,北方则有打卤面、捞面、炸酱面、冷面等。" 由国庆说。
夏至后不久便会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大众该如何养生保健?由国庆结合养生保健专家的建议提醒:饮食上宜清淡,以清补、健脾为原则,可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芹菜、茼蒿、苦菊等,这些食物有利于祛暑益气、除燥祛湿、生津止渴和增进食欲。
(海报制作:安宁)
睡个好觉是夏日养生关键。此时节,可稍晚睡一些,早起一点,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伏的变化。起床后可适当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应重视心神调养,戒躁戒怒,保持心情顺畅,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来源丨新华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