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6-22
红色手迹·百年书信丨硝烟中幸存的朱蓂阶革命家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红色资源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蕴藏了一段光辉历史,更在于能够给人提供精神滋养。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红色资源就是最好的教材。为让红色资源 " 醒 " 过来,为革命历史传统教育所用,现开设 " 红色手迹 · 百年书信 " 栏目,深入挖掘 " 红色家书 " 宝贵资源,展现革命先辈信念信仰,传递红色精神,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提供更强大精神力量。

日前,在市档案馆以及宁阳县委党史研究中心(宁阳县档案馆)多方协助下,泰安爱国知识分子、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地方领导人朱蓂阶书写的一封硝烟中幸存的革命家书展现在世人眼前。这是一份保存完好的家书,它埋藏在地下 14 年,革命胜利了,新中国成立了,才得以重见天日。

家书内容

友唐姊丈:

弟以学校之召,匆匆返校,未及畅叙,殊以为憾。弟于上月二十三动身,二十八号到校,刻已上课二周,一切如常,堪以告慰。惟近来精神仍无进步,嗣后拟加意运动,或可稍好也。吾兄家居养性,正处乱世之道,惟望心地放宽,遇事达观,则一切无不如意矣,至家姐急需,小奎升学,弟只要在外有事,均不成问题,似可无过虑之必要。

刻下沪事日亟,日已提最后通牒,大战即在目前,生死存亡,胥系于此。唯我方只要能沉着应战,作持久战,最后胜利尚有望也。专此奉达,即请。

阖府均安!若愚安好!干臣府上,均此问安!

弟尧

二月二十一日

1932 年 1 月,时任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教务主任的朱蓂阶从益都(今青州)回家探亲,返校后给宁阳县东庄镇北陈村的姐夫陈友唐写了这封家信。时值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略者进攻上海。在信中,朱蓂阶除谈论家事和问候亲友外,还对时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唯我方只要能沉着应战,作战持久,最后胜利尚有望也 "。这一正确观点与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主张不谋而合,并被抗战的胜利所证实。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朱蓂阶把自己的书籍信件等物交由陈友唐保管,陈友唐遂将此类物品装入坛中,深埋于自家厨房地下,从而使信件得以完好保存。

为师矢志反侵略

朱蓂阶 ( 1900-1942 ) ,名相尧。宁阳县东庄镇东庄村人,爱国知识分子,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地方领导人。先后就读于宁阳第一小学和济南正谊中学,1920 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在大学里,受 " 五四 " 运动的影响,接触了许多有志向的进步青年,爱国为民的思想日渐增强。1926 年大学毕业后,到烟台省立第八中学任教,1930 年秋,转任益都山东省立第十中学教务主任。他在日记里告诫自己:" 只有凝聚民族气节方可除乱抗侵,国家方能安康。"

" 九 · 一八 " 事变后,朱蓂阶公开揭露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镇压革命、鱼肉民众的罪行,帮助进步学生组织创立进步团体 " 土城社 ",购买进步作家鲁迅、张天翼的著作,编演话剧宣传抗日,抨击国民党卖国行径。反动当局以 " 地下共产党操纵学生闹事 " 为由,于 1933 年 3 月将其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坚持斗争,用大量的事实揭露反动派犯下的罪行。后经校方和亲朋多方营救,取保获释。

拉起队伍干革命

" 七 · 七 " 事变后,朱蓂阶弃教返乡,以东庄一带为中心,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 年 1 月 1 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举行震惊中外的抗日武装起义,组建抗日队伍。消息传来后,朱蓂阶带领 23 人夜奔徂徕山,并发出 " 为国捐躯何所惧,青山处处埋忠骨 " 的誓言,加入了徂徕山起义队伍的行列,编入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二中队。春节后,他又动员 80 余人,第二次上徂徕山,组成 " 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第七中队 ",朱蓂阶任中队长。这支队伍参加了寺岭、四槐树和第一次攻打莱芜城的战斗。后来,七中队改编为山东人民抗日独立第一师二团一营三连,朱蓂阶任连长。

组建泰宁边区自治会

东庄镇西邻津浦铁路,东通沂蒙山区,是延安到沂蒙的交通要道,是鲁中抗日根据地的西大门,而且附近有华丰煤矿和赤柴煤矿,也是日寇重点侵略地区,因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38 年 5 月,朱蓂阶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指示,返回东庄一带创建抗日根据地,在东庄一带建立了既适应形势发展又能公开存在的政权——泰宁边区自治委员会。" 自治会 " 的成立,标志着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由共产党领导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特殊形式抗日斗争的开端。1938 年 9 月,在自治区内逐步建立起地方武装——抗日武装泰宁五中队,从事救亡斗争。

" 自治会 " 发展壮大,辖区内建立沟通鲁中南至泰西、冀鲁豫以至延安的安全通道。从 1939 年夏至 1940 年春,先后接待了陈光、罗荣桓、徐向前等领导和部队首长;通过津浦铁路,还接待了数以万计的部队、地方干部和抗大学员,开赴各抗日根据地。

为革命壮烈牺牲

长期曲折而痛苦的经历、艰苦复杂的民族解放战争,使朱蓂阶思想更加成熟,认识到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唯有共产党才能将抗战进行到底。1939 年 9 月,朱蓂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 年 7 月,泰宁边区自治会公开为八路军驻泰宁边区办事处,同时将 500 人的自卫队改编为泰宁大队,朱蓂阶兼任大队长。在泰宁边区,朱蓂阶与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公开的武装斗争,率领 400 余人打破日军合围,连续取得秋冬攻势大捷。后来,朱蓂阶先后调任鲁南行政专员公署任秘书主任、尼山地委统战部长。1942 年 6 月调山东省战时工作委员会教育处工作。9 月,任山东公学校长。

1942 年秋后,侵华日军在鲁南展开拉网式 " 扫荡 "。在上岩峪掩护群众突围时,朱蓂阶被敌人发现。1942 年 11 月 8 日,在日军第三次刑讯时,坚贞不屈的朱蓂阶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倒在敌人的酷刑之下,英勇牺牲,实现了他 " 为国捐躯何所惧,青山处处埋忠骨 " 的壮烈誓言。

透过这封从硝烟中走来的家书,世人看到了一位革命先烈血染战场的豪情与壮志,诉说着守家卫国的豪情与胆气。" 亲率健儿奔徂徕,独创泰宁建奇功。泺源公馆血染处,英雄气节贯长虹。" 后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传颂朱蓂阶的革命人生,激励齐鲁儿女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不断奋进。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 通讯员 李梅 编辑 张帅 审核 王天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