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6-24
打造“永不散”的港湾!南京青秀城幼儿园探索“混龄教育”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江楠 文 / 摄)在一个采取 " 混龄教育 " 模式的幼儿园里学习是什么感受?6 月 24 日,南京青秀城幼儿园开展 " 共同成长 共建学习型社区 " 的活动。青秀城幼儿园名誉园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刘晶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要将这所学校打造成一个 " 永不散 " 的港湾。

设施:在细节上用心,让孩子们 " 回归自然 "

△ 操场

一走进校园,现代快报记者就被沙滩一样的操场吸引住了。区别于传统的塑胶跑道操场,青秀城幼儿园的操场更像是儿童游乐场里的沙地,踩在上面软软弹弹,非常舒服。在操场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土包。园长陈蕾介绍,那是孩子们最爱玩的地方,每天都能看见孩子们在那里爬上爬下。有的时候,一些孩子还喜欢光着脚在操场上跑,跑累了就直接躺在上面休息,一点都不怕脏。陈蕾告诉记者,操场采用的是天然环保的沙土材料,更适宜于孩子们开展各种户外活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孩子们在更加自然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老师们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比如,学校开辟了好几片小菜地,每个班级都承包了一块地来种植番茄、丝瓜、青菜等瓜果蔬菜,在劳动中体会到种植和收获的快乐。

模式:" 混龄教育 " 让孩子们更有责任感

△ 学校的小朋友在做手工

除了在设施上创新,青秀城幼儿园在班级的编制上也独具匠心。据悉,青秀城幼儿园采用了 " 混龄教育 " 的形式,让幼儿在一个 " 自然环境 " 中,与同伴互动交流,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与交流能力。陈蕾介绍,学校经过这些年的实践与探索,采用 " 小家庭 " 编组的混龄模式,以 " 家庭 " 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有趣且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在此过程中发现幼儿更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大龄幼儿养成的好习惯为小龄幼儿起着榜样作用,也对幼儿各方面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 家长在分享他们的感受

不过,一些家长初次接触 " 混龄模式 " 时,还是抱着较为谨慎的态度。" 我第一次听说‘混龄教育’时很迷惑。" 学生家长徐先生说,当听说自己的孩子要和比他大的孩子在同一个班里上课时,他最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被欺负。不过,经过几年的接触,他渐渐了解了 " 混龄 " 的意义。" 在和不同年纪孩子一起生活学习中,我的孩子从刚入学被哥哥姐姐照顾的小弟弟,逐渐成长为可以照顾别人的大哥哥。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很多种不同的身份所带来的责任。对于他这样的独生子女来说,特别宝贵。"

在伴随孩子成长时,家长也收获了很多。王女士表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很多时候,在面对孩子的学习、情绪问题时会手足无措。为此,学校经常会举办老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活动。" 有一次,大家席地而坐,通过抛毛线球的方式轮流发言,因为氛围太好,一下子聊了 4 个小时,大家都非常尽兴。"

理念:建立一个 " 永不散 " 的幼儿园

△ 青秀城幼儿园名誉园长刘晶波

从 2017 年开园至今,幼儿园跌跌撞撞走过了 5 年,刘晶波对此感慨良多。" 现在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飘飘荡荡,时常迷茫。但是若能在幼儿园里建起一个稳定的港湾,会对一生有益。" 抱着这个初衷,刘晶波建立了这个 " 永不散 " 的幼儿园。毕业的孩子都会从同班级的弟弟妹妹那里得到一份礼物——由他们亲手串起来的 " 青秀手环 "。" 只要戴着这个手环,无论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都把你当成班级的一份子。"

△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周晓虹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学科资深教授周晓虹表示,幼儿教育在全世界有相当悠久的文明,因为它涉及到人们是如何把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社会所认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对于青秀城幼儿园所采取的 " 混龄教育 " 模式,周晓虹很认可,他认为,这种模式能让孩子从小就和年纪大一些的孩子接触,不至于见到大孩子发怵;跟弟弟妹妹打交道时不恃强凌弱,而这些都是人类所追求的美德。周晓虹为青秀城幼儿园送出寄语:青之,让孩子保持童心,切勿老气横秋;秀之,切勿浑浑噩噩,木因秀于林;成之,切勿半途而废,一定长大成人。

(部分图片由学校提供 编辑 高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